接納世界偶爾有30%的不完美,不完美、犯錯是正常的,練習調整焦距,把鏡頭看得更遠!
「為什麼我的另一半/孩子/同事…沒有辦法符合我的期待? 」
「很擔心其它人會不會覺得我這樣說、這樣做不好? 」
這些煩惱是否有點熟悉呢?
莫茲晶心理師說:「有些時候人們遇到工作、人際相處、伴侶互動上的困擾,諮商時才發現對自我的要求高,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追求完美,但不著重完美
對於有時候會卡住的完美主義者,莫茲晶心理師提出以下建議:
1. 與完美主義和平共處
完美主義者需要先辨識自己的完美主義表現什麼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自己特別在意的是什麼,發現自己什麼時候容易出現自動化的負向思考等。莫茲晶心理師想跟完美主義者說的是:「你就是你,完美主義沒有好或不好。」接納自己的完美主義,接受自己就是會在意與要求,而這個在意其實常常也讓自己做得不錯。完美主義者可以透過日記記錄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當完美主義不小心「適應不良」的時候,就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情緒狀態,理解自己需要一段時間調適心情。心情低落時,接受自己的難受,找一些方法善待自己的感受,如:找朋友聊聊天,或是從事讓自己比較放鬆、開心的活動,散步、聽歌,或吃點自己愛吃的。
2. 發現自己其實足夠好
人類為了生存,大腦裡的杏仁核會習慣性地偵測到威脅,讓人恐懼、害怕,引發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反應。犯錯、做不好、不夠完美對完美主義者而言,會感覺到威脅、緊張、害怕與不舒服。當我們的大腦不斷緊盯著表現是否達到要求時,大腦緊張害怕的迴路就會不斷被強化,以至於我們更容易偵測到不夠完美的部份,並引發被威脅的反應。
「而人要感受到快樂其實是一件需要刻意練習的事,我們需要好好感受生活中開心的事,發現自己哪裡做的不錯,這樣才有辦法讓這些經驗從短期記憶儲存成長期記憶。」因此,平日可以多幫自己去看哪裡做得不錯,並在這裡頭的感覺多逗留久一點,蒐集「好的經驗與資料庫」,以建立面對低潮時的防護力。
3. 總是覺得自己糟透了? 試試看駁斥自動化負向思考!
「如果我們將自己比喻成一個完整的圓,在這個圓裡,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者的自動化負向思考容易讓自己不斷檢視30%做不好或較弱的地方,較少主動看見其它70%的好,並因此而陷入憂鬱或焦慮的情緒中。」,莫茲晶心理師說道。
從Beck 提出的「自動化負向思考」來想這個圓的概念,完美主義者似乎用了很多自動化負向思考,把不夠完美的30%放大了!
人很容易出現自動化的負向思考,而完美主義聚焦在自己犯錯時,大腦就像牛吃草反芻的過程一樣,不斷將負向的想法吐出來又吞進去,並因此而陷入負向的情緒中。其中完美主義者常出現的自動化負向思考有:
(1) 應該和必須:認為自己應該要把每件事情都處理好才行。
(2) 選擇性摘要或斷章取義:只看見失敗、做不好的地方,並因此推論自己很糟糕。
(3) 災難化思考:認為沒有達到目標,後果會不堪設想。
如此一來,便很容易用30%的不好定義自己全部的表現;覺得不應該要有這30%的存在,應該都要做得很好,讓這30%的不好變得很嚴重、可怕。因此完美主義者在沒有把事情做到最好時,容易憂鬱、沮喪。也因為「我必須做到完美」、「做不好就乾脆別做,沒做比冒險失敗收場好」,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反而會無限拖延,遲遲無法行動。
量子大師尼爾斯波爾(Niehls Bohr)曾說:「所謂專家就是在同一個知識領域裡犯盡一切錯誤的人。」完美主義者需要常告訴自己:不完美、犯錯是正常的,並不斷練習「駁斥自己的自動化負向思考」。當發現結果不如預期時,完美主義者可以問問自己「結果會怎麼樣嗎?」、「沒有完成就真的完蛋了嗎?」,接著再依現況適當的調整目標。
鏡頭拉遠,世界更寬廣
接納世界偶爾有30%的不完美,且知道這個不完美不是世界毀滅,仍有調整與改變的空間。完美主義者可以更溫柔地對待自己。當完美主義讓自己長期陷入不適應的狀態,造成情緒、工作或人際上的困擾,建議可以透過心理諮商幫助自己與完美主義共處。
採訪/撰文 蔡芳晏 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莫茲晶 心理師
facebook:格瑞思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