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深夜me time> 「我們一起來到世上,為了互相扶持彼此!」雙胞胎哥哥不幸腦癱,妹妹馬拉松募款,期盼未來能與哥哥一起並肩奔跑

「我們一起來到世上,為了互相扶持彼此!」雙胞胎哥哥不幸腦癱,妹妹馬拉松募款,期盼未來能與哥哥一起並肩奔跑

手足,是難能可貴的緣分。

鄉土劇中,兄弟姐妹為了遺產爭得你死我活的劇情司空見慣,現實生活中,感情不好的手足也大有人在,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們,無論大寶還是二寶都能和平相處、相親相愛,珍惜成為一家人的緣分。英國《鏡報》報導,有位3歲女童前陣子開始了「馬拉松」挑戰,為了幫她的雙胞胎哥哥籌集醫藥費。(推薦文章:懷雙胞胎其實很辛苦!孕媽咪該注意哪些事情?

早產讓腦部受傷,哥哥7個月大確診腦癱

雙胞胎出生時因早產,哥哥腦部受到嚴重傷害,在出生幾天後就接受了手術,遺憾的是,在哥哥7個月大左右,被醫師確診為腦癱,且四肢都受到影響,無法自由活動。每天都忍受著巨大的疼痛,只能依靠輪椅和支架行動。(推薦文章:早產風險出現時.要知道的6件事

他們的爸爸表示,當兄妹倆一天天長大,妹妹活蹦亂跳,而哥哥卻只能躺在床上時,他總會非常難過。對此他們更加篤定一定要盡全力治療哥哥。他們的媽媽說:「我夢想著他們能並肩奔跑的那天,快點到來。我們一家都充滿信心!

病情過於嚴重,無法使用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免費醫療

根據報導,哥哥腦癱程度非常嚴重,腦癱分成一至五級,五級為最高,湯米的情況已經達到了四級。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卻只提供針對二至三級的患者相關治療。為了讓哥哥得到良好的醫療資源,他們一家開始募款活動,希望能負擔得起哥哥龐大的醫療費用。整個10月,妹妹每天陪哥哥走上約1.61公里的路程。他們至今已經募集到了3萬8千英鎊(約台幣140萬元)的善款。妹妹陪伴哥哥走的每一步路,都有著他們濃到化不開的親情。

早產寶寶出院前的準備

迎接早產寶寶出院主要依據3點:

1.寶寶體溫是否已可適應環境溫度,不用再住保溫箱。

2.寶寶的身體狀況,不必再進行院內治療,已可脫離呼吸器,不用再額外點滴輔助,能完全經口進食,也不需要特殊醫療行為。

3.體重標準端視個別醫院而定,基本上,2,000克以上體溫就會穩定,寶寶體重大約2,000至2,300克便可以回家。以國泰醫院為例,寶寶體重滿2,200克,並符合以上兩點,即可到達出院標準。

 

矯齡36週以下有慢性肺疾病的寶寶,雖然狀況穩定後可以出院,但回家後可能仍需要氧氣製造機、血氧偵測器、拍痰器具的支持,爸媽需要在醫院先租賃好這些用品。至於呼吸順暢、沒有慢性肺疾病、不需要使用氧氣機和偵測器的早產兒,與一般新生兒出院並無太大差別,只是早產兒呼吸道較弱,易因一些感染引發支氣管炎,居家照顧要特別注意。
極低體重與非常低體重早產兒的爸媽,可於在院時學習CPR、寶寶異物梗塞的急救法,以及拍痰等呼吸道照護方式。因早產兒的免疫力較低落,爸媽及主要照顧者,應先施打成人型百日咳疫苗與流感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而影響寶寶的健康。


(延伸閱讀:3歲女兒靠自己為癌末媽媽籌醫藥費,媽媽:有她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延伸閱讀:神奇的胎內記憶!3歲兒曝「和妹妹找妳很久」母秒鼻酸:「雙胞胎流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