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零食拿來當獎勵?小心造成孩子學習力降低也影響注意力表現!

零食拿來當獎勵?小心造成孩子學習力降低也影響注意力表現!

(2021.09更新)不給糖就搗蛋?許多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情緒,不讓孩子繼續「番」,選擇使用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不健康的食物作為獎勵

不給糖就搗蛋?許多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情緒,不讓孩子繼續「番」,選擇使用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不健康的食物作為獎勵。但董氏基金會副主任陳醒荷提醒,這樣做不但增加孩子蛀牙、發胖,還會增加過動、未來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建議家長不要用食物做為獎勵手段。(推薦文章:不要再用糖果獎勵了!甜食吃太多孩子健康大受影響

研究發現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促進學習表現 

陳醒荷表示,韓國首爾大學於2016年針對35萬9264名12至18歲的青少年進行飲食與學業表現的研究,結果發現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規律吃早餐、攝取水果、蔬菜以及牛奶者,有顯著的高學業表現。反之,攝取含糖飲料、泡麵、速食的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現負相關。

然而荷蘭曾於2009年針對135對父母的餵養方式進行研究,發現父母若以食物當作給孩子的獎勵、以食物解決孩子哭鬧行為,都會顯著增加孩子零食攝取量。因此若是以不健康的食物作為獎勵手段,會提升這類食物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並容易讓孩子有「這些食物沒這麼不健康吧」的錯覺。

減少環境中不健康的食物出現,自然也會減少攝取! 

陳醒荷說,董氏基金會過去做過的調查則發現,當孩子家中有習慣放含糖飲料時,飲料攝取量是家中沒放者的兩倍;而同時有含糖飲料和白開水可以選擇時,僅有兩成孩子會選擇白開水。(推薦文章:孩子嗜吃甜食怎麼辦?把握3方法,孩子更容易戒糖!

陳醒荷建議,除了減少環境中出現不夠健康食物的機率,讓孩子看不到自然不想吃,而自然減少攝取量外;家長獎勵孩子時,也最好不要用食物作為工具,改以文具或是其他的方式給予孩子鼓勵。若要用食物作為獎勵的話,盡量選擇健康的食物,提升其在孩子中的地位而願意親近,以免因過度攝取不健康零食而影響孩子健康。

研究指出,攝取含糖飲料、泡麵、速食的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現負相關。圖/本報資料照                                                         研究指出,攝取含糖飲料、泡麵、速食的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現負相關。

💁‍♀本文由【元氣網】授權 零食當獎勵 小心影響孩子健康又降低學習力

   文/聯合報 記者楊雅棠  圖/本報資料照
   更多文章請見 元氣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udn元氣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