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寶寶出生就是個獨立個體,依照不同的需求調整,我們的奶量我們決定!

寶寶出生就是個獨立個體,依照不同的需求調整,我們的奶量我們決定!

我的奶量我們(媽、寶)決定,不用擠出來算數學,宇宙無敵最強泌乳師自己來,保證乳源不斷、產地直送;環境所需沒關係,擠奶當然也可以,不過奶不求多夠喝就好,追奶是來給寶寶喝的不是給冰箱吃的。

其實自從懷桂圓妹,確定之後是全職帶孩子後就打定主意要親餵無限暢飲,不為什麼大道理的母乳比較健康、母乳有抗體、母乳比配方省錢、親餵親密育兒幫助發育等等就只是一個單純的信念By nature,媽媽我要活下去。再也不要在夜深人靜聽著叭嘰叭嘰的擠奶器聲音,追劇的小確幸,心裡的好委屈;再也不要秤斤秤兩今天一次180cc,怎麼比上次少20cc,怎麼同期同學日產2000,我只有不到1200;再也不要錙銖必較奶瓶總剩下的10-20cc,拼命也想叫小孩乾杯,那是我的精氣血啊;再也不要被人品頭論足,這個奶比較稀可能沒營養,那個奶比較稠可能油脂多;再也不要出個門大包小包還要精算時間多久該擠奶、多久該餵奶、該怎麼保存才符合食安、到底哪裡有插座可以充電我的擠奶器!;再也不要提心吊膽吃個美食還要先查一下食材是不是會退奶......,就是走順其自然路線,我的奶量我們(媽、寶)決定,不用擠出來算數學,宇宙無敵最強泌乳師自己來,保證乳源不斷、產地直送;環境所需沒關係,擠奶當然也可以,不過奶不求多夠喝就好,追奶是來給寶寶喝的不是給冰箱吃的(我了解塞爆冰箱的勝利感只是後續也得消化囤貨,但常常新鮮的銷路比冷凍的好的多)

媽媽群有位神奶爸分享原來一歲寶貝兒子是帶職出生「專業品奶師」,多厲害呀!敏銳的味蕾、靈動的舌頭、聰明的腦袋,品奶師的潛能是不允許被限定時間和量的。其實不管餵什麼、用什麼方式餵,都該是以寶寶為主導中心,學習觀察寶寶的反應,適時回應,調和出彼此的相處之道和作息,當然偶爾可能會有個小脫軌演出,那也是合情合理,畢竟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人。(推薦文章:寶寶喝夠了嗎?資深護理長教你判斷0〜1歲嬰兒奶量

 嬰兒主導式進食,容許餐餐微調的彈性

人再怎麼演化,再怎麼科學,我們終究是哺乳類動物,自然界裡的哺乳類小獸們,即使是厲害的生下來就會跑的羚羊、長頸鹿或是待在育兒袋裡的袋鼠,抑或是萬獸之王的辛巴小獅子,孩子們不也都是在媽媽身邊慢慢長大,不用教什麼時候肚子餓了該喝奶了,不用提醒什麼時候吃飽了、什麼時候吃太少了。
寶寶們從生下來開始就是獨立個體,努力的、認真的負責長大,
父母呢?努力的、認真的呵護著陪伴長大,觀察他們,學習解讀他們的表情、哭聲、娃娃語,沒有捷徑或SOP說明書,因為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推薦文章:營養師教你正確發奶三原則,提升奶量不求人!

餵母奶很辛苦?或許有人會說那就餵配方阿!哪來那麼複雜,嗯.....其實這是兩件事情,就像去餐廳點餐,當在猶豫是要點炸豬排還是煎豬排的時候,服務員如果建議來個烤鯖魚可能只是更增加選擇障礙。人生處處是江湖,一切通通是選擇,只是餵配方也是要記得獨一無二的寶寶有獨一無二的奶量,而且餐餐不盡相同,依照寶寶需求調整,寶、媽快樂家庭和樂。

💁‍♀本文由【余琬儒醫師 (魚丸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現任:兒童腸胃科醫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氣喘專科醫師、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種子講師  
學歷:長庚醫學系畢業  
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科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肝膽腸胃科總醫師暨研究員    
        桃園聖保祿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專長:母乳哺育、兒童生長評估、過敏氣喘、一般兒科疾病暨腸胃肝膽疾病

-臉書:魚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