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州兒子飛飛大吼「不要」,耍賴在地討抱!黑人4步驟堅定教養,讓他站起來自己走
陳建州(黑人)用4步驟堅定教養,讓要爸爸抱抱的飛飛乖乖自己走。育兒最難的就是堅定不妥協!
飛飛耍賴不肯走,坐在地上討抱抱
帶孩子出門是一種體力活,幼兒常常走沒幾步就要抱,讓爸媽很心累。藝人陳建州遇到全世界爸媽都會遇到的「耍賴不肯走」戲碼,然而他沒有被惹怒,把難題轉為「機會教育」,獲得網友一致讚許「教得好」。陳建州日前在臉書粉專、Instagram分享影片,他帶著一對5歲雙胞胎兒子飛飛、翔翔,回到母校金華國中看學弟們練球,順便讓兒子們放放電。沒想到體力耗盡的飛飛,在操場上耍賴討抱不想走,他要如何說服飛飛改變心態呢?父子倆完整對話如下:
爸:回家走回家,不能抱,走吧,這是最後一哩路!你太累了嗎?走!
飛:我是真的走不動。
爸:不行哪!你這樣(自己走)體能就會好!
飛:我要抱!
爸:不行,最後一哩路!
飛:不要!我想要抱!
爸:你看,弟弟已經在前面囉!(指著操場前方的弟弟)最後一哩路,快點!
(飛飛開始坐在地上耍賴)
爸:你坐在這邊會曬死喔,掰掰。
飛:(忽然大吼)我不要最後一哩路啦!(眼神飄了一下,似乎覺得自己做得過分了)
爸:(口氣依然溫和)那你就在這邊,我回家囉。
(飛飛依然坐在地上,但表情有稍微鬆動)
爸:男孩子不能這樣,男孩子要站起來往前走。
(飛飛看了爸爸一眼)
爸:掰掰。真的,我是說真的。
(飛飛背對爸爸,不為所動)
爸:爸爸以前在這邊訓練,訓練得比你現在還辛苦,你有沒有看到上面的球衣?為什麼會掛在牆上?
(飛飛點頭,緩緩地從地上站起來,往前走)
爸:加油!爸爸陪你啊。
(飛飛故意繞到操場旁的草地上走)
爸:慢慢走就走到了。
(飛飛走到翔翔前面,弟弟牽起哥哥的手)
爸:飛飛很棒喔。
黑人4步驟溫和堅定教養,用鼓勵代替責備
陳建州最後成功讓飛飛願意自己走回家,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一句重話,快來看看他的堅定教養4步驟:第一步驟:堅定說不行
首先,只要確定孩子沒有生理不適,爸媽說不行的態度就要堅定,看看黑人怎麼做的,不管飛飛說「真的走不動」、「我想要抱」等,他依然堅定地說:「不行哪!」、「這是最後一哩路!」口氣溫和、態度從未鬆動過。如果爸媽搖擺不定,孩子就會認為你沒有原則,下一次就不會再相信父母的話。
第二步驟:給予孩子目標式鼓勵
要求孩子做到某件事,可以先給他一樣他做得到的目標。陳建州告訴飛飛說:「你看,弟弟已經在前面囉!」並指著操場前方,給了孩子鼓勵,也給了目標。雖然正在耍脾氣的飛飛,在氣頭上沒有理會爸爸,但相信他都是有聽進去的。第三步驟:溫和提醒後果
陳建州用溫和的口吻,提醒他「你坐在這邊會曬死喔」、「那你就在這邊,我回家囉」,告知孩子他不會妥協,如果不自己走可能就會曬傷或一個人留在操場上,讓飛飛自行思考後果。第四步驟:陪著孩子一起走
最後,陳建州做的最正確、同時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陪伴。他並沒有留下飛飛獨自一人在操場上,他陪著孩子一起走,讓處在情緒當下的孩子,不會有被抽離的感受,還是能擁有安全感。因此,當飛飛生氣、耍賴的情緒過去後,就會慢慢接受爸爸的指令了。網友對於陳建州的不妥協堅定教養狂按讚:「教得好好」、「堅持,好的教育」、「飛飛鬧脾氣了,黑哥辛苦,加油堅持」、「真棒,和我教育我兒子的方法一樣!拒絕他,鼓勵他」、「小孩學到做事要有始有終因為一路有爸爸的鼓勵,太幸運的孩子」、「飛飛好棒喔!黑哥的教育也很棒」。
(延伸閱讀:孩子情緒失控時,總是大叫亂丟東西,專家教你掌握四招,拆解情緒小炸彈!)
當孩子耍賴時,其實是想表達反叛的想法
針對陳建州的教育方式,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負責人黃雅芬醫師表示,多數孩子起初表現出「耍賴」情緒反應,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並且獲得爸媽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都渴求能夠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不過,黃雅芬醫師認為,倘若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有可能是因為幼兒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得到他人關心。
若孩子一直持續利用負面方式尋求關注,黃雅芬醫師建議,平時應多注意親子間的互動過程,是否出現太多負面情緒,造成幼兒不懂得如何尋求正面管道以表達自身需求。
(延伸閱讀:孩子鬧脾氣原來是獨立的第一步!幫助孩子「控制」脾氣,不是「制止」)
爸媽先忽略耍賴行為,等孩子停止後再溝通
此時,爸媽應先改變給予回饋的方式,避免只給孩子負面關注,值得鼓勵時,也要給予足夠的正面回饋。不論是糾正或肯定,都要盡量以「直接且立即」方式告知幼兒,如此將可幫助他漸漸學到如何以正面方式獲得別人關心。此外,造成幼兒長期耍賴的一大原因,是當他展現耍賴情緒時,父母或師長沒辦法堅持一貫原則,反而與孩子妥協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雖說幼兒邏輯觀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其實已能夠經由他人回饋進而調整自己行為,所以若父母長期滿足幼兒的耍賴行為,可能導致幼兒持續使用此種僵化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
黃雅芬醫師建議,家長可嘗試「忽略」幼兒的耍賴行為,同時避免給予任何負面關注,直到其停止無理取鬧行為後,才給予正面關注並繼續溝通。
透過這個互動過程,讓幼兒逐漸明白,用耍賴的方式並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注。
(推薦閱讀:竇智孔野獸派教養讓3歲兒主動認錯,罰站加上這招竟釣出曾偷捏弟弟的祕密!爸媽不學太可惜)
(推薦閱讀:孩子的壞脾氣,有可能是被你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