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童腹痛「腳踝、屁股」佈紫斑!兒科醫師警告:恐腎衰竭!
孩子無端出紅疹,伴隨著腹痛或關節痛,可能是過敏性紫斑症!

家裡小孩如果無端出現紅疹,且伴隨著腹痛或關節痛等,父母可要多留意了!兒科醫師陳映庄就在自己的粉絲專頁分享一個病例。一名8歲大的女童,來診時大腿及屁股長了許多紫紅色疹子,加上腹痛症狀,被診斷為「過敏性紫斑」。
嚴重可能會造成腎臟發炎或嚴重腎臟衰竭
當初女童是由家人陪同就醫,指稱早上吃完早餐肚子就開始一陣疼痛,醫師初步以腸胃類疾病做診斷,但家人接著說,女童腳上起了一些疹子,且數量越來越多,從腳踝、小腿後側一路延伸至大腿屁股,顏色為紫紅色。
醫師表示,女童身上的疹子不會因按壓暫時消退,且發疹後還伴隨肚子痛的症狀,應為「過敏性紫斑症」。
.過敏性紫斑症
一種導致微血管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在2~8歲孩童,男性比例相較女性高一些,確實的發病原因目前仍未知。主要症狀有3種,包括「皮膚紫斑」,且會集中在下肢和臀部,有一半機率會出現「腹痛」,另外有75%的人「關節疼痛」。
目前治療方法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需要小心的是,有25%~50%的孩童會出現腎臟發炎的狀況,其中3~4%會有腎功能衰竭,因此須定期追蹤腎功能。基本上只要出現典型的皮膚紫斑及腹痛或關節痛其中之一,就可以診斷為過敏性紫斑。
目前治療方法則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含普拿疼(Acetaminophen)、類固醇等,可減輕關節炎和腹部疼痛,也可改善腎臟侵犯,另外類固醇合併免疫抑制劑,則避免腎臟受到嚴重侵犯。
醫師補充說明,在支持性療法下,通常3~4週後就會自行緩解,若有腎臟侵犯症狀出現,則須密集追蹤並治療,預防嚴重腎衰竭。他再次叮嚀,兒科常見風濕病之一,通常會自然痊癒,但千萬不可輕忽!
(延伸閱讀:台灣80%都是過敏兒!除了無法改變的遺傳因素,環境、飲食都是寶寶過敏的來源!)
(延伸閱讀:寶寶過敏有徵兆.控制得宜避免小徵兆變成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