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令日曆連酸3族群:男人、媳婦、孩子,大概只有婆婆看了會開心!我們與性平的距離還很遠
《食令日曆》的每日標語爭議引起軒然大波!業者道歉:「文案的觀點被框架於刻板印象中,導致大家有不好的觀感。」我們與性平的距離,還有很遠。
《食令日曆》一竿子打翻媳婦、男人、孩子三船人
一本食令日曆,突顯了台灣性平觀念的落後。邁向第二年的《食令日曆》,一開始在「嘖嘖平台」募資時,主打針對時令來補對食力,並挑選365種季節食材,每日給予挑選、保存、處理食材的tips,例如:美白菇不可以用水清洗、西瓜拍起來有低沉咚咚聲口感較優等,還邀請三位台灣插畫家加入,讓每樣食材充滿靈氣。
這樣一本內容豐富的日曆,實體書一本要價750元,電子版則為690元,現在卻招來滿滿的負評,原因出在每頁的日曆標語文句。從網友的分享看來,這些標語,集中在兩性、婆媳、育兒及個人正向觀念等主題,充滿著父權社會的價值觀,不僅把在婚姻中的女性和媳婦框架於傳統,對於小孩的教養也有諸多限制,甚至侷限好男人該有的樣貌。
(延伸閱讀:孩子只是孩子,不分男女,別讓性別框架從小限制著孩子的成長!)
把這些較有爭議的標語,分成媳婦、老婆、男人、小孩等4類來看,便能一窺一二。
1.媳婦在婆婆面前要「軟Q」、要會看臉色
把芽球菊苣比做婆婆、麻糬茄看做媳婦,看似創意,但網友並不埋單,質問:「到底媳婦的腰桿要多低才行呢?」甚至有網友怒說:「這個完全踩雷一秒惹怒啊!婆婆臉色關我屁事?我比較想關心我媽。」
仔細想想也沒錯,為什麼要這些名為「正向小語」的標語,要教大家看別人臉色呢?掛在家中的日曆,若是被小孩看到了,「如果孩子問,我們該怎麼回答?」
2.老婆不能對老公動肝火、不能讓老公等,還不能等老公等太久,心有苦澀也不行
看完一圈都覺得做女人好難,身為婚姻中的女人更難!不過是竹筴魚、味噌不要煮太久,然後可以吃點不上火的鴨肉而已,需要搞得這麼複雜嗎?題外話,讓老婆等的老公,就什麼事都不必做嗎?這你可就錯了!
3.男人肩膀要夠硬,老公行跡要透明
男性網友發言表示,身為男性的他,看了這些言論,也完全不能接受,「這是什麼時代的尷尬啊?」
還有網友強調,「這本日曆的言論也歧視了男性喔,皇帝豆那張鼓吹男性肩膀要硬,而社會上正有許多男性,因此種觀念不敢求助,甚至寧願選擇輕生。」說真的,男人在傳統觀念下也有壓力,這種壓力不亞於女性所受的苦,所以不要再鼓吹這些父權社會的價值觀念啦。
4.小孩不能沒大沒小
這個要怎麼說呢?時代不一樣了,教養方法也逐漸多元,最關鍵的是因應每個小孩的氣質去對待,適合孩子的教養最重要,就像網友質疑:「孩子一定要規規矩矩才是好孩子嗎?」當然不是。
看的出來,這本日曆鎖定的主要族群,是煮飯的女人,這當中絕大多數為媽媽、媳婦、婆婆等,因此,裡頭的標語字句都環繞在婚姻中的女人所遇難題,這個目標取向沒錯,有問題的是完全沒有站在媳婦的立場說話,而是一面倒的希望結婚後就會委曲求全、相夫教子,無怪乎網友狠批:「這不是輕鬆小語,更不是正能量,而是對婦德的刻板要求。」
(延伸閱讀:「只要不煮飯,就充斥罪惡感。」像我們這樣的媽媽可以嗎?母職,隱隱作痛的存在感)
業者道歉,將修正文案,並出版「特刊」
對於如雪片般湧入的批評指教,《食令日曆》在臉書發出兩次道歉聲明:「文案的觀點被框架於刻板印象中,導致大家有不好的觀感。」「在思考文案時未盡周全,不慎產出帶有刻板印象、性別意識偏頗的文案卻習焉不察,經蒙各界網友不吝指正,食令日曆全體團隊為此特向大眾深深致歉並感謝指正。」同時,公布即將調整更新文案,並出版成「特刊」,電子版文字也會同步調整更新,已購買《食令日曆》實體版的消費者,可透過臉書私訊告知小編購買的相關資訊,便可免費索取「特刊」。他們期待藉由這些反思行動,為增進社會的平權觀點盡一份心力。
網友說的很對,「一個家庭本來就是互相尊重,不是誰應該看誰臉色」、「性平不是不同性別之間的對立論戰,而是希望只要身為人,都能獲得相同的平等自由。」期望所以的正能量都來自於正確的觀念,而不是某一方的犧牲。
(推薦閱讀:男生不能哭,女生要溫柔乖巧,社會下的框架限制孩子的成長,孩子只是孩子,不分男女!)
(推薦閱讀:「男女都好,順其自然」?逾半已婚男女不同意此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