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幼兒園相關> 社交能力的養成,最早從家庭開始!孩子踏入團體生活前,爸媽容易有的2迷思&3準備

社交能力的養成,最早從家庭開始!孩子踏入團體生活前,爸媽容易有的2迷思&3準備

孩子的社交能力養成,最早是從家庭開始,要擁有良好的社交經驗,需要的是爸媽的引導。6歲前,對「朋友」這個名詞的概念,可能與想像的不一樣,爸媽要拋開常有的社交迷思,並在孩子進入團體生活前,做好準備。

爸媽容易有的2個交友迷思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點出常有的兩項迷思,爸媽擁有正確觀念,有助於孩子學習與他人互動:


迷思1:朋友交得多才好

  在爸媽的想法中,會認為孩子的朋友數量越多,代表社交能力越好,其實不完全正確。駱郁芬臨床心理師解釋,有些孩子的特質屬於內向者,他們善於獨處,不是沒有能力與他人相處,而是更想要自己單獨做事。

  爸媽應該要拋開這樣的迷思,並了解自家孩子的氣質,每個人的人際模式都不相同,孩子會根據自身特質,發展出適合自己的社交能力,爸媽也能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幫助。(延伸閱讀: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對於性格發展、人際互動大有益處!孩子怕生、不敢跟別人玩,爸媽可用4步驟引導


迷思2:不要介入孩子的互動模式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分享,爸媽常有的觀念:「不要擅自介入孩子的互動,應該讓他們自然發展。」其實這個想法半對半錯,因為孩子的人際關係是需要引導的。

  她補充說明,孩子並非天生就會交朋友,「孩子需要在框架內自由嘗試,而不是無界限地放手讓他們去試。」爸媽的引導不代表介入,規定孩子照著自己的想法做,而是觀察孩子對於人際情況的各種反應,教孩子如何表達,給予一個明確的方向,陪伴他們學習交朋友。

  舉例來說,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難免會遇到輕微的衝突,爸媽絕對需要關注孩子在學校內發生大小事,對於立場較弱的孩子,他內心可能會認為「要答應別人的每項要求,別人才會跟我做朋友。」爸媽需教孩子什麼是互相尊重的相處方式。

  而反過來,立場較強勢的孩子,也許他的行為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哪些動作可能會引起他人的反感,爸媽就能藉機引導,「給孩子自由很重要,爸媽可以先採取觀察的方式,等到孩子出現狀況,再給予協助。」


3項進入團體生活的準備

  因應工作需求,孩子在3歲左右,爸媽會選擇送往幼兒園就讀,有些甚至在更小的年紀,就會先到托嬰中心。在孩子準備進入團體生活前,爸媽可以做哪些準備呢?


1. 2歲前.生理需求要被滿足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表示,2歲以前的孩子,事前無需有太多的準備,因為這階段孩子較多的是生理需求,爸媽選擇合適的環境,確認需求能被回應即可。


2. 先去參觀.並給予情緒上的支持

  孩子大多都會有固定的照顧者,若決定要將孩子送去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可能會難以適應。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建議,第一步是認識即將轉變的生活環境,先帶孩子參觀校園環境及老師,平時在家也能透過繪本了解在學校可能會發生的大小事。(延伸閱讀:挪威幼兒園的師生比,敢讓1歲多孩子爬上爬下!北歐父母先信任再放手,孩子懂玩更獨立

  再來,爸媽一定要給予情緒上的支持,讓孩子知道「上學只是跟爸媽暫時分開,會在約定好的時間接回家」,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後援的,在學校內的任何事都可以跟爸媽分享。必要時,讓孩子帶具有安撫效果的用品上學,減緩初期的不適應。


3. 人際關係的練習

  就像上文所提及的,孩子的人際關係需要爸媽的引導,倘若孩子本身的生活環境,所接觸的同伴較少,進入學校後,對於要與其他孩子「輪流、等待、分享」等可能感到陌生,進而產生焦慮情緒。

  爸媽可以先從帶孩子上團體課開始練習,慢慢了解同儕的存在,如果家中人手足夠,也能讓孩子先試著上半天的幼兒園,等到情況穩定,再恢復整天課也無妨。


互動困難.有時需要專業醫療的介入

  有一些孩子,在人際關係的困難比較特殊,或是困難程度較高,可能是有更核心的障礙,這些孩子不只需要爸媽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專業醫療的介入。

  舉例來說,有的孩子在學校無法開口說話,在家卻正常,可能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有自閉特質的孩子,也可能因為不太了解別人所表達的意思,或不太懂別人的表情,相對的在社交上比較不順利。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提醒,還有一些兒童發展上的問題,也可能造成社交上的障礙,需要爸媽的仔細觀察,如有需要,不妨多聽聽學校老師的建議,一旦發現不對勁,6歲以前都能進行早療評估或治療。




(推薦文章:3歲前其實不需要有玩伴!了解0〜6歲社交能力發展,預知孩子未來的人生成功率!
(推薦文章:愛露營的小孩都比較獨立?主動安排時間、能合作、愛社交…在露營中引導孩子學習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