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便便有異常嗎?便祕問題最常見,養成均衡飲食與排便習慣很重要

寶寶便便有異常嗎?便祕問題最常見,養成均衡飲食與排便習慣很重要

不少媽媽喜歡「比較」,其中,孩子的奶量最常被拿來比較,據說,連寶寶大便都不放過,比形狀、比顏色、比次數,但與其拿來做為媽媽們的比較題材,不如用心從便便觀察寶寶的健康!


     便便,雖然是人體的排泄物,卻也隱藏著不少攸關健康的訊息,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表示,「糞便的形色與腸道功能大有關係」,大家習以為常的便便呈條狀,「但新生兒的便便卻不成形,母乳寶寶的便便稀稀糊糊,甚至水水的;配方奶寶寶的糞便雖沒那麼稀糊,也存在相當的含水量,畢竟對寶寶而言,成形的大便不易排解」。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在只喝奶不吃副食品的狀況下,便便不會不成形,也不再是稀便。

     至於糞便顏色,是來自膽汁的染色所致,因此,可從糞便了解膽汁的排泄狀況,是否有膽道閉鎖等問題,陳偉燾醫師解釋,「因膽汁排泄有阻塞,使得便便呈淡黃色或灰白色」。另外,從糞便型態可判斷飲食內容物的變化,從殘渣可知哪些食物沒有消化完全;糞便的氣味則因糞臭素而起,當氣味有所改變,可能是感染症,透過這些種種變化,都可觀察腸道的功能是否出現狀況。

 

便便異常這樣看

     關於便便的異常可由顏色與次數來觀察:

顏色異常

     嬰兒正常的便便顏色,會從新生兒出生後約兩天內解出黑黑綠綠且黏黏的胎便,逐漸轉換成黃色(母乳寶寶的為亮黃,配方奶寶寶的較為深黃)或綠色的便便(也許是配方奶中含鐵質較多或腸道內不同細菌種類的因素,而出現綠色便)。

     陳偉燾醫師指出,若便便顏色為紅色或黑色則要小心,應就醫檢查,「因腸道出血所致,黑色多是上消化道(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近肛門口的下消化道(包含小腸、大腸、直腸、肛門)出血,便便則為暗紅或鮮紅色,或直接解出鮮血及血塊,但若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將因血紅素來不及被氧化而使便便呈鮮紅色」。

     他補充,若便便為白色或淡色的大便(兒童健康手冊內附大便卡之編號1~6號的顏色),代表膽汁無法正常分泌排泄,可能是肝炎、膽道閉鎖、膽管阻塞等肝膽道異常的疾病所致。

 

便便的形狀

     陳偉燾醫師指出,消化系統將食物進行消化後,攝取營養物質,不能消化吸收的渣滓則排出體外。為幫助食物消化與吸收,臟器會分泌唾液、胃液、膽汁、胰汁與腸液,在吸收養分的同時,水分也會被吸收,約3/4的水分及絕大部分的養分被小腸吸收,沒有吸收完的水分及養分進入大腸,大腸沒有消化功能,卻有吸收剩餘水分及養分,如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的能力,當九成以上的水分先後被小腸、大腸吸收後,渣滓最後形成糞便排出體外,若是大人,則可見條狀的大便。如果成人有腸道疾病時,大便可能會不成形,如:腸胃炎、腸躁症、癌症等,讓便便有如拉肚子的表現。

     但對於嬰幼兒來說,便便形狀隨著年齡而有所不同,母乳寶寶的便便是稀稀糊糊水水的,且一天次數較多;月齡大一點,水分還是比較多的軟糊狀,而配方奶寶寶的便便則較為成形,待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大便將開始漸漸成形,有一坨的形狀,甚至呈條狀,等寶寶所吃的食物跟大人極類似時,大便就可能和大人的同為條狀了!

     陳偉燾醫師補充,「有時新生兒寶寶大便中含有像白色小米粒樣的內容物,是因為部分的奶水經胃酸凝結所成,因較不易被消化及未經膽汁混合而排出所致,是新生兒常有的狀況」。

 

次數異常

     通常,喝母乳的寶寶在滿月前,一天的排便次數約有5~6次,甚至高達10次,但滿月後,有部分寶寶變成很多天才排一次,「這是因為母乳好消化、好吸收,使得渣滓很少而造成的」。配方奶寶寶在滿月後的大便的次數可能就不一定,一般是不會像母奶寶寶大便次數那麼頻繁,「配方奶不像母乳好消化及吸收,易有渣滓,渣滓能促進大腸的蠕動,所以,一般寶寶排便頻率從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屬正常範圍。

     他強調,「評估寶寶便便是否有異常,不只看頻率,要看質地,還要觀察寶寶的精神活力與食欲」。

     請父母放心,新生兒的便便次數多並非一定是拉肚子,陳偉燾醫師提醒,「此時更應注意勤換尿布,便便後,建議以溫水洗屁屁,再用棉布將水分吸乾,並保持通風狀態,減少濕紙巾與屁屁肌膚的摩擦而造成紅腫。用心照顧寶寶的小屁屁,以避免出現尿布疹」。

 


即使寶寶有乳糖不耐.不輕易放棄餵母乳

     常見哺餵母乳的媽媽因懷疑寶寶有乳糖不耐症,而想要放棄餵母乳,陳偉燾醫師指出,「亞非裔人約9成有乳糖不耐的問題,但表現出腸胃不適或脹氣的輕重程度各不相同,真正先天缺乏乳糖酶的個案極少。」。

     乳糖不耐使乳糖無法被消化成單糖而吸收,導致腸道內的滲透壓增加,讓水分跑到腸腔而造成水樣大便。母乳寶寶大便較容易稀水樣,讓有心想要餵母乳的媽媽很頭痛,懷疑寶寶是乳糖不耐,進而萌生放棄之意,他表示,「為了自奶類獲取營養,寶寶自新生兒時期至一兩歲的階段,是人一生中對乳糖消化能力最好的時候,部分新生寶寶的乳糖酶較慢成熟,使大便容易稀水樣,經過一段時間待其成熟,大便質地就可能改善,請媽媽不必這麼快放棄,建議諮詢醫師是否異常及尋求改善方法,如改變餵奶方式等」。

     親餵時,避免頻繁換邊讓寶寶喝到的是含有較多乳糖的「前奶」,應讓寶寶吸一邊的乳房直到自己鬆口為止,再換邊餵,寶寶才能完整喝到較多乳糖的「前奶」與油脂較多的「後奶」。還有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讓寶寶逐漸適應。

     他強調,「寶寶有胃腸不適的狀況,並非完全是乳糖不耐的問題,通常隨著年齡會有所改善」。

 

常見寶寶便便問題

     就寶寶而言,常見的問題包括:血便、腹瀉與便祕,陳偉燾醫師說明如下:

血便

     寶寶有血便的可能原因包括:肛裂、牛奶蛋白過敏、感染性腸炎、壞死性腸炎、巨結腸症、腸扭轉、腸套疊、甚至是凝血功能障礙等相關疾病,其中,新生兒時期,以肛門周圍裂傷破皮和蛋白過敏最為常見;有的寶寶則是在產程中或餵哺母乳時,誤食媽媽的血液,之後隨著便便排出。大一點的孩子則可能是潰瘍、瘜肉等,如果是梅克爾憩室,大便顏色大多呈暗紅或豬肝色。另外,孩子若吃了火龍果或櫻桃,便便顏色也會如血便般,呈現鮮紅色或黑色。

     他補充,寶寶的大便太粗太硬時,通過肛門口容易造成裂傷,大便就會帶血;若為牛奶蛋白過敏,便便中可見血漬。「寶寶有血便,可能是腸胃道問題引起,父母務必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腹瀉

     稀便並不等於腹瀉,應先觀察便便的含水量與排便次數是否比平常增加?而這情況是否持續較長的時間?如果偶爾一兩次,就不一定是大問題。若寶寶腹瀉伴隨發燒、腹脹且合併嘔吐,多可確定因感染而起,陳偉燾醫師表示,「最常見的病毒感染就是輪狀病毒,如今,在衛生條件改善且隨著輪狀病毒疫苗的問世,大幅降低了寶寶因感染輪狀病毒而腹瀉的發生機會」。


 

便祕

     當前,寶寶便祕的狀況相當常見,陳偉燾醫師指出,「在小兒胃腸專科門診,因便祕求診的病患約占三成」。關於造成便祕的原因,少數是腸道神經與蠕動功能障礙,如:先天性巨結腸症,因某段腸壁缺乏神經節細胞,阻斷了腸道蠕動,讓糞便累積在腸道中有神經節與無神經節的交接處,因累積過久而導致腸病變;大多數則是屬於「功能性便祕」,是指沒有器質性疾病而排便功能未成熟與未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造成的。

     陳偉燾醫師表示,便祕的診斷是「大便變硬或粗,排便困難、排便次數少於1週2次,情況超過1個月以上」,但有時的腹瀉其實是便祕的表現,他解釋,「便祕太久時,排不出的硬便堵住了肛門直腸,使得大腸近端未成形的稀水樣大便不自主地滲出,這情形稱為『遺屎』,量不多卻因有臭味,而在團體中不受歡迎,容易造成社交障礙並衍生心理問題」。




     便便在腸道待的時間愈久,水分被愈吸愈乾,形成有硬度的便便,愈加不易排出,造成排便困難。由於排便會痛,甚至造成肛裂,不少孩子即使有便意也忍著,導致便便愈來愈乾,也愈不好排出,因而造成惡性循環。陳偉燾醫師指出,「一般的便祕於早期發生時,若適時處理得當,大多可以輕鬆解決。隨著時間增長,將使問題更難解決,需要更久的時間處理,對於身心的影響不容小覷」。察覺孩子有便祕時,建議及早就醫找出可能原因,以適當的方式改善問題。

     他表示,纖維質攝取不足易增加便祕的機會,若能做到「一天五蔬果」,將有助腸道蠕動以改善便祕,「寶寶開始練習吃副食品時,因飲食內容與奶類不一樣,需要時間適應,這段時間的便便會有所改變。吃副食品不只讓寶寶攝取營養,也是學習接受更多元的食物,需要父母更用心從旁協助寶寶建立均衡飲食的習慣」。

     此外,陳偉燾醫師強調,「幼兒學習排便需要時間,怎麼排便是學不來的,而是要寶寶靠經驗學習,時間到了,自然會水到渠成,過早讓寶寶學習排便,有可能造成壓力,反而可能引致便祕或排便困難。一般不建議於兩歲以前開始訓練排便,最好順其自然」。但可藉由鼓勵讓幼兒逐漸養學習排便方式,並養成習慣,再加上良好均衡飲食習慣,也就容易建立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