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就該照顧家人?銀髮族社會越來越盛行,正確的分工觀念應提早建立好!

高齡化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問題,一方面醫療進步大家愈來愈長壽、再方面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生活困難,不打算生小孩。我們現在所面對的銀髮長照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更加嚴峻。正確的分工觀念,一定要趁早建立。
照顧長輩,交給女兒/媳婦就對了?
都已經2021年了,還是有許多家庭認為照護長輩是家中女性的責任,又或者是,女人的心腸較軟心較細,常常會自願或半自願地承擔照顧長輩的責任,而這樣的結果,往往讓其他家族成員樂得輕鬆,最後甚至被視為理所當然。(推薦文章:六大惡句一秒惱怒家庭照顧者)
長照本身就是一項在這個時代該重視的議題,也是政府該努力擬定相關保障的方向。其中照護者的性別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項議題,為何普遍來說,照護者都是女性?是因為女人比較閒、比較沒有自己的人生嗎?還是說女人的體力比男人好,所以男人上班上課會累,女人都不會嗎?這之中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被我們遺漏了?
照顧長輩說得簡單,你行你上?
其實看照病患與年長者要付出的心力與勞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除了肉眼所見的攙扶、擦澡及生活所需的幫助之外,更疲憊的是必須無時無刻緊繃的神經,隨時注意著被照護者有沒有任何異樣,有沒有什麼樣需求,這對照護者來說的精神壓力才是最大的,若說是工作那另當別論,但若是被人當成應該的無酬的付出,任誰都會無法承受。因為善良所以受人欺負,因為善良所以獨自承受,最終,就成了照護者殺死病患或年長者,或者自殺的原因。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也該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承受不來,就不要承受,要強硬的拒絕,並不是所有別人不願意接手的差事妳都該心甘情願地接手,覺得痛苦覺得難受的時候,就該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心聲,否則沒有人會聽到妳內心的哭泣聲。勇敢地尋求協助,為了自己也為了需要被照護的那個人,因為愛因為孝心所承擔的責任與痛苦,想必被照顧的人也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整個社會的問題,不該被化約成女人的問題
少子化是台灣社會的問題,不能只歸咎於女性不婚;高齡化是台灣的問題,也不是只有女性應該承擔。有些人習慣移花接木,把社會的問題變成女性的問題,再用傳統倫理、家族關係加以包裝,變成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言論。(推薦文章:公共托育沒做好,台灣女性不敢生)
回到照護的問題,照顧的辛勞與壓力,若非親自承受絕對無法體會。妳自己的情緒與承受的能力只有妳自己最清楚,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才是真的為了自己與需要被看照的人好。照顧著自己愛著的長者與病患的同時,妳也要是健康的,這才是健康且平衡的照護關係。
理解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是個人,理解自己的能力與極限,理解事情不會因為自己的燃燒而輕易改變。理解有些事情需要時間,理解有些事情不會解決,理解有些事情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功課,理解要讓自己完整,才有機會協助別人完整,理解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就算是家人,也有界限,愛了自己,才能愛別人。持續愛自己,才能持續愛別人,也才能持續的支持你愛的人。所以,千萬別忘了自己的需要,並且正視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勇敢求助,讓社會資源當妳的後盾
最後,政府有持續努力的在推動各式各樣的照顧資源,也會依據經濟能力提供不一樣補助,有需要別多想,馬上撥1966,就會有專人協助你尋照適當的照顧資源。可能是居家照顧服務員,可以是臨時的喘息服務,也可能是輔具的租賃、補助。
另外,除了照顧家人的支持,也要勇敢尋求照顧自己的支持。心理上的,找張老師、照顧者協會。最重要的是要記得,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持續愛自己,才能持續愛別人,也只有持續的愛,才能照顧你愛的人。
(延伸閱讀:女人,別讓妳婆婆或任何人殺了妳!)
因接生嬰兒時那劃破寂靜的生命吶喊而踏上婦產科的道路,其後在台大醫院專業的醫事訓練中,一次次地發現女生、女人、女性,需要照顧自己,更需要互相照顧。因而致力於打造一個讓女性放鬆、能展現自我,更能夠守護與支持彼此的醫療環境與婦產科選擇。
💁本文由【婦產科女醫 張瑜芹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