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朗讀】劇場的女兒張寗:說故事有許多型態,但要從愛裡開出一朵花
其實張寗的求學生涯也曾迷惘過,但她勇敢為人生撒下了漁網,打撈起了「戲劇」,從此一頭栽進劇場、電影與影劇的演出,成為一顆讓自己發散光芒的恆星。她企盼自己的孩子「小河童」,即便成長過程如在汪洋飄蕩,也能熟知自己的志趣與鍾愛,勇於啟航前行,不論航向何方,都能如願找到自己的座標。
烙印與自己母親的共讀時光
張寗回憶,雖已記不清母親讀過哪些故事給她聽,但卻記得那個小小的自己,主動拿著故事書窩在母親身邊的感受,在溫暖的懷抱中,將親子共讀的溫馨與甜蜜畫面烙印在張寗的心中,就像一盞綻放永恆光芒的燈塔,指引著她一步步前進。
她說,兒時參加朗讀比賽,讓她發現文字的魅力,加上大學時期有機會說故事給小朋友聽,才赫然體會透過說故事的角色扮演,竟能讓兒童沉浸在沒有影像,只有聲音的魔幻世界裡。「是發亮的眼睛!哇,那一刻,我就覺得好滿足唷。」(推薦閱讀:如何輕鬆哄孩子入睡?為他設計一個正向的睡前儀式吧!)
熱愛大自然的4歲小童,媽媽眼中的活寶
問及小河童都對哪些事物感興趣呢?張寗甜笑道,「他對於野外的東西很有興趣,家裡有一大推他撿回來的石頭與樹枝,也愛摸小蝸牛、小動物」。我們會駐足、讚嘆,往往因為發現了美,她想起小河童總會撿拾路邊的野花送給她,張寗驚嘆,「他真的是個對大自然很敏感的孩子,收到他送的花,非常開心,我都把它稱為『兒子的浪漫』」。
自從為人母後,心底柔軟的那塊好似再度被滋潤,也重新燃起她的赤子之心,在《未來媽媽》的花絮裡,張寗從戲中忍讓委屈的「立芳」一角,「跳」出框架,與片中孩童互動嬉鬧的模樣,著實令人感到溫暖。就像她形容的,因為身為母親,當對手戲是兒童時,要有更多包容力,讓對象卸下心防,一起融入在彼此的角色中。
自備情緒天線,隨時接收兒子情緒
「為什麼你現在要哭?」「為什麼你現在要生氣?」當孩子丟出情緒炸彈時,大人常責罵的話語,在張寗的教養字典中並未出現過,她彷彿自備了「接收孩子情緒的天線」,先去接收他的情緒、再去理解他的感受、最後則是引導他的行為。但她也強調,一切育兒的過程都在學習中,面對4歲的兒子,她也不過是個只有4年經驗的媽媽。
張甯特別珍惜每晚睡前,與兒子專屬的「研討會」時光,孩子依偎在身邊,當孩子打開話匣子,天南地北說著白天的點滴;當孩子說累了,張寗再用最寵溺的話語輕輕低喃,哄著兒子進入夢鄉。
說故事型態多,重在怎麼開始
說故事不只有在家說,換個場域,可以提升參與感。張寗提到她習慣帶著小河童到圖書館或是書屋,讓孩子在藏書豐富的天地盡情探索,從剛開始單純翻閱畫冊、玩具書,再到繪本,這時候,張寗則會與孩子共讀,希望孩子不要被文字所侷限,而是在圖畫的引導下,與她一起進入想像力的維度裡。
劇場出身的張寗分享,說故事有許多型態,她發現孩子特別著迷於親子劇場的表演型式,她推薦「文山劇場」、「紙風車劇團」、「魔梯形體劇場」,當故事在視覺、聽覺、劇場氛圍、角色張力與孩子情緒的投射的相互交織下,自然構成了媽媽眼中幸福的美景。
聽說之間,共編一段原創故事
聽與說之間,張寗母子習慣互換角色,孩子不只專心聆聽故事,有時候也能靠著引導,說出圖畫中的意涵,反而能延伸出更豐富的故事線。
最後張寗不忘分享,一段她與孩子在海邊自導自演的故事橋段,她喜歡藉由臨場的環境,獨創一段故事,她告訴兒子她是大海中的美人魚,即將返回大海,兒子則說自己要變成章魚,陪伴在媽媽身邊。而自己演的投入,孩子也融入真當,還因此落下了男兒淚。故事有很多種,但能長久安放於心尖上的,或許是最有愛的那一段吧。
延伸閱讀
為愛朗讀.為愛發聲,讓繪本成為每個家中不可或缺的日常吧!
閱讀前須為孩子準備的4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