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死亡有更好的安排!才 14歲就罹患癌症,他卻樂觀安排葬禮,與家人珍惜時光,勇敢迎接死亡!

但是這位 14歲的男孩侑賢,卻選擇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選好自己的葬禮、遺照和服飾,在親人的陪伴下,安靜地離開了...
侑賢出生時身上有棕色斑紋 一開始不覺有異,但....
在侑賢出生時,他的身上有著一些咖啡色、平面的斑紋,而且頭圍也比一般新生兒要大的許多,不過由於當時不知道原因為何,爸媽們也就沒放在心上。
(推薦文章:「我的生命只有10年」4歲女童罹罕見疾病,漸漸失明且遺忘父母。媽媽:好想聽見女兒說她愛我。)
國一那年,3、4月時,侑賢走路開始變得奇怪...
他的肩膀都會往左邊傾斜,1個月後又常常說腳痛、吃不下飯。再過了 2個月,他上課開始會非常疲累,時常睡著,甚至走路的樣子像個老人一般....
直到醫院檢查,醫生掀開他的衣服,發現他肚子裡面竟然有一團東西,跟懷孕 3個月的孕婦沒有兩樣。
媽媽趕緊帶著侑賢到急診室,這才被診斷出是惡性周邊神經髓鞘瘤,腫瘤已 13公分大,必須緊急處置。一次又一次的手術、化療之後是電療、之後又是化療、甚至特地北上前往台大醫院開刀,令人難過的是,腫瘤總是在開刀沒隔幾個月後,再度復發...開刀與治療的抉擇,正折磨著侑賢一家人。
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任何決定都先詢問過他
從侑賢生病以來,他的媽媽曾雅玲一直都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想不想知道身體的狀況?」「你要開刀嗎?」「電療之前要儲精嗎?」媽媽一直用淺白易懂的說法,讓侑賢了解身體狀況和後續的處置,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是擅自替孩子決定,而是一一問過侑賢,讓他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我很想活著!」侑賢也很擔心 死神的到來
侑賢也跟一般人一樣歷經痛苦、心裡充滿害怕,不斷擔心死神何時向他報到。當時媽媽曾雅玲聽了可是眼淚直流,對著侑賢說:「我會盡一切最大的努力的!」但面對不斷捲土重來的癌細胞,他們選擇柔性的對抗。
「不是我們不愛你,我們很愛你,不想讓你受皮肉之苦」,媽媽一直告訴侑賢,不希望他到了昏迷時,什麼事情都交給別人決定,不僅爸媽內心承受著煎熬,也希望孩子能認真過著自己的生命,好好完成人生的每一項作業。
全家人的凝聚力非常大,愛更是充滿在彼此之間,侑賢最後接受安寧緩和治療,根據台大醫院安寧病房經驗,成立 20多年來,上萬個人來到這安寧,但像是侑賢一樣 18歲以下的患者,卻沒超過 100人。
侑賢參與就醫、治療甚至是葬禮的「每個」過程
侑賢喜歡法鼓山的環境,他選擇植存,死後回歸自然,除了選了遺照,也決定死後要穿平常喜歡穿的衣服入殮。在爸爸媽媽引導、陪伴下,侑賢參與就醫、治療、甚至是葬禮的每個過程。(推薦文章:《小小廚神》班病逝!父母雙亡卻仍對生活抱有熱情,戈登哀痛弔念:你是個堅強的孩子)
侑賢生前有新台幣 4萬多元存款,他在離開前也做好安排,3萬 1000元給爸爸繳房貸,1萬元捐給 5個民間單位,幫助和他一樣受疾病所累的孩子。媽媽說:「我當時告訴侑賢,這個月房貸是你繳的喔,你為這個家盡了一己之力,非常謝謝你」侑賢聽了也相當高興。
從侑賢重病開始一家四口 全都睡在主臥室
去年 9月時侑賢出現臨終症狀,而媽媽也當著侑賢的面簽下放棄急救書,讓他安心。不久後侑賢在主臥房床上離世,全家人都沒有哭泣,侑賢的妹妹參與一切過程,也心中歡喜,沒有畏懼,至今全家人還是睡在侑賢往生的床上。
「能在自己的床上送走侑賢,感受到很大的福報!」
很多爸媽面對病重的孩子,常覺得要救到底,但忙著治療、搶救,就犧牲善終準備、心理療癒的機會。
轉個念,想想看還能做什麼,把握時間道出心中的愛
經歷如此令人痛心的喪子之痛侑賢媽媽建議那些可能也面臨相同狀況的父母,
或許可以轉個念,想想看還能替孩子做什麼,讓孩子沒有遺憾的離開,
也讓家人有更多機會道別、道出心中的愛,更可以減輕對親人離世的傷痛。
(延伸閱讀:「對不起,媽媽不能替你痛…」 她在兒子臨終前的最後一段話,讓人懂了:放手,是最深的愛)
(延伸閱讀:兒子兩歲過世、捐出眼角膜,助兩個孩子恢復視力… 他手臂刺上兒子畫像:「提醒自己去幫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