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過來!儲備6項基本能力,讓小孩輕鬆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提前具備6項能力
進入幼兒園生活,等於是進入一個大團體,孩子一下子多了很多朋友,吳怡璇職能治療師提到,面對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到幼兒園,多數孩子會感到焦慮,但如果時間久了並無改善,爸媽就要懷疑是否為適應問題。因此,建議準備進入幼兒園前,爸媽可先幫孩子培養以下6項能力:
1.聽懂指令能力
「比起說,聽懂更重要!」吳怡璇職能治療師提到,進入幼兒園,像是排隊、喝水等動作,都是需要聽取老師的指令,若能提前具備此項能力,在學校時才能清楚了解老師想要孩子做的事,跟得上步驟比較不會焦慮。
2.表達需求能力
聽懂之後,再來就是基本的表達能力,吳怡璇主任解釋,這裡提到的表達能力,不是指孩子一定要能說出完整句子,而是對於自身需求,能確實表達,比如:身體不舒服、想上廁所等,簡單表達出這些需求,在過程中才不會挫折感太大。
3.自我照顧能力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適應速度快不快,會不會有分離焦慮,最大因素源自於自我照顧的能力。」吳怡璇職能治療師提到,特別是在幼幼班及小班,如果爸媽從小能慢慢培養孩子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自理行為,進入幼兒園,每天都會不斷經歷的這些事,孩子才不會覺得挫折而焦慮。
4.動作協調能力
幼兒園的學習強調大小動作能力發展,動作能力佳的孩子,在團體生活有所碰撞時較不會害怕。其動作反應靈敏,也較能跟的上同儕玩跑跳追遊戲,唱跳表演得心應手,進而有自信心和有人緣。
5.模仿觀察能力
孩子能學會很多事,其實靠的不是老師的引導或教學,則是模仿而來。如果孩子擁有觀察模仿的能力,在幼兒園中,就能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才能跟著接下來的步驟指令,就此學習到某些技能,也較能適應幼兒園生活。
6.社交興趣能力
「社交興趣的養成,同儕生活是很好的訓練。」很多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前,沒有社交經驗,因此害怕別人靠近,也因為沒有守規範的概念,沒有輪流排隊經驗,進而會搶奪和爭先恐後,建議爸媽多帶孩子到公園玩耍,或是到親子館上課,透過簡單的人際互動,孩子能提前了解團體生活會是什麼樣,也能培養出社交興趣。(推薦閱讀:不想上幼兒園,爸媽必知6招處理法!)
如何解決分離焦慮?
初到一個新環境,孩子勢必會不習慣,「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只是每個人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吳怡璇職能治療師表示,要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其實不困難,前提是,爸媽本身也不能過於焦慮。
1.提前聊聊:在孩子準備上課的前幾天,爸媽可以先提前和孩子聊聊上學生活,如「爸爸媽媽想聽你在幼兒園有沒有認識新朋友?有沒有玩好玩的遊戲?回家一定要跟我分享喔!」透過這類正向的話語,引導孩子將重心放在這,期待能從幼兒園帶回什麼分享給爸媽。
2.專屬告別:帶孩子到幼兒園時,要有專屬的說再見儀式,「多數爸媽會害怕孩子哭,因此採用偷跑、偷看的方式,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即使知道孩子在離開時會哭,爸媽都要好好地說再見,讓孩子知道「你是會來接她的」。
3.盡早接回家:吳怡璇職能治療師說明,約定好具體的接送的時間並遵守約定,像是吃完點心就會來,能有效降低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另外,記得越焦慮的孩子別讓他留到最後幾個才接回家,他們才不會有被丟棄的感覺。「幼兒園最常見,孩子因為等不到媽媽而放聲大哭。」
4.準備安撫物品:爸媽也能讓孩子隨身攜帶安撫型用品,像是小娃娃、毛巾等,能暫時得到滿足。
5.課後陪伴:下課回家後,爸媽要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無論是到公園玩玩,還是在家看看書,讓孩子知道「爸媽還是愛她的,去幼兒園上學不是要丟掉她」,這麼做會比口頭上的安撫更有效。
延伸閱讀
上幼兒園的父母相關準備,克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讓幼兒一上幼兒園就哭,專家教你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