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能使人感到溫暖、安心,還成功化解一場危機!你有多久沒有抱抱身邊的人了呢?
大家有沒有好好抱抱身邊的親朋好友啊?
「愛的擁抱」化險為夷,成功化解一場校園槍擊案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標題為《擁抱意圖自殺的少年,挽回了差點消逝的生命》。這樁驚險事件發生在 5月17日美國帕克羅斯高中,一名長期承受精神困擾的學生持槍走進校園,體育教練洛威的反應不是驚慌逃竄,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上前擁抱對方,奇蹟似地化解一場校園槍擊案。(推薦文章:媽媽一個擁抱,讓命危早產兒起死回生!寶寶半歲了無發展遲緩後遺症,母愛讓奇蹟出現)
除了佩服教練的應變的能力與無懼的勇氣,也深深感受到這名受苦的學生,內心渴求他人的關懷與協助,這個「愛的擁抱」彷彿沙漠中的甘霖,滋養了求死之心。擁抱,具有使事件化險為夷,讓人心溫暖安定的魔力!
最快恢復安心的方式就是透過溫暖、安全的觸摸!
《心理韌性:重建挫折復原力的132個強效練習大全》裡提到:當人們接觸和觸摸時,人體會下意識地釋放催產素,又稱為感情激素。其主要功能具有產生連結,傳遞感情,是一種能讓人感到安全、信任、開放心智接納他人的激素。原以為催產素只有女性生產時才釋放,協助母體順產,並在產後有助於分泌乳汁,而後發現催產素男女皆有。
擁抱時人體會分泌催產素,能使神經系統調整到放鬆狀態,並抑制壓力激素的釋放,讓人體達到一種平靜與安定的感覺。難怪美國柏克萊分校研究中心創辦人克特納會說:「讓神經系統恢復安心、平靜的最快方法就是透過溫暖、安全的觸摸。這是愛、感恩與同情心的主要語言,人與人之間傳達善意的中心媒介。」
讓我驚訝的是擁抱不只影響大腦,還影響人的基因。先前還看到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學的研究:擁抱嬰兒的多寡,將影響孩子的基因表現,而影響將持續好幾年。嬰兒時期得到比較少身體接觸的孩子,長大後,他們的憂鬱痛苦指數較高,並且基因表現也受影響而改變。(推薦文章:想教孩子自我保護,先成為孩子信任的人!即使愛孩子,也可能無意中給予傷害)
孩子需要擁抱就如同需要喝奶一樣,給予安全感與信任
如今安安已經五歲,硯硯快四歲了,只能說慶幸自己憑著母愛爆發的直覺,給予兩個孩子抱好抱滿。面對安安這個高需求寶寶,六個月前都需要站著搖抱哄睡,只要一個姿勢不對,馬上就會哭醒的磨娘精。每次哭聲,就表示先前的心力前功盡棄,一次又一次考驗著媽媽的耐力與毅力。
雖然當初家中長輩總是出於心疼的好意,心疼我太累地說:「孩子哭一哭不理他,他就會乖了!」、「小孩哭就抱,會被寵壞的!」、「孩子不哭就不要抱!不然孩子會被抱習慣。」但我秉持著孩子需要擁抱,就如同需要喝奶、換尿布一樣地重要。給予孩子安心的擁抱,媽媽我其實也同樣獲得安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