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孩子眼中的溫柔醫師,棕熊醫生的下班日記!

孩子眼中的溫柔醫師,棕熊醫生的下班日記!

「跟棕熊醫生說再見!」 當阿嬤叫美眉這樣說時我嚇了一跳,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叫我棕熊醫生的。醫生有一萬種暱稱。

「跟棕熊醫生說再見!」

當阿嬤叫美眉這樣說時我嚇了一跳,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叫我棕熊醫生的。

醫生有一萬種暱稱。

剛出道的時候(出道就是從醫學中心訓練完畢成為可以獨立的醫師),學妹送了我一隻小長頸鹿玩偶,我將它當成吉祥物別在聽診器上。於是,長頸鹿醫師是我的第一個稱號。(推薦文章:現役最資深的兒童急診醫師.吳昌騰醫師堅持守著急診守著孩子的健康 

後來慢慢換了很多玩偶,從巧虎、喬治到布布恰恰都有,我的名字也不斷變化。前陣子聽診器上別的是十公分大的皮卡丘,一壓肚子還會唱主題曲,人氣簡直比我還高。

可惜皮卡丘歡唱了兩個月後,終究是沒電了。隔著鼓鼓的肚子還可以摸到硬硬的電池盒。面對小朋友失落的眼神,我只好說:「皮卡丘要開刀才可以復活,是高難度的換心手術唷!」下班我還認真研究皮卡丘的縫線,然而已三年沒動過刀的我,只好宣布轉院。

像棕熊醫生一樣溫暖

最常被叫的還是醫生叔叔。醫生有時候也真是個看臉吃飯的行業,剛出道時戴上口罩被阿嬤誤以為剛畢業:「啊,看起來遮爾少年敢是剛畢業唷?(相信我,剛畢業不是個讚美)」

「沒有啦,已經三十幾了~」已常常這裡痠那裡痛像老頭的我拿出更直接的證據:「阿姨(不能叫阿嬤喔),我天天都喝歐蕾保養啦~」連歐蕾都說得出來,接著跟阿嬤討論十點檔花系列劇情,真的是有年紀的醫師沒錯。

而年輕馬麻們就跟早餐店老闆娘一樣真誠:「來,叫醫生葛格!」讓人整天上班都有好心情。

雖然近幾年被叫葛格的時候愈來愈少,但這天終於無可避免地到來──「來,跟醫生伯伯說再見。」那瞬間,我看見護理師眼角藏不住的笑意,下班立刻私訊皮膚科同學問打雷射的建議。(推薦文章:《機智醫生生活》大結局!回顧醫師們讓爸媽爆哭的體貼暖心時刻。「不能讓孩子以後兒童節都因爸爸而哭!」

回到開頭,這麼多年來,只有一對姊妹會叫我棕熊醫生。當初因為小朋友在經歷長大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免疫力訓練期,常常感冒看醫生,我花了非常多的心力幫她們調哪些藥可以吃哪些先等等。「她們都說你像棕熊醫生一樣溫柔。」把拔這樣跟我說。

當時我回家,第一次把整集佩佩豬看完,並在棕熊醫生出現的橋段用眼睛比愛心

後來小朋友度過訓練期,免疫力愈來愈好,也就愈來愈少看醫生了。於是當那天阿嬤說出「棕熊醫生」時,龍宮寶盒打開,更年輕的我與現在的我交疊,時光淙淙。


歷任國泰醫院小兒科總醫師、主治醫師。現為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會員、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會員。臉書粉絲頁「彥醫師的下班筆記」分享下班生活及閱讀筆記。

💁‍♂本文由【彥醫師的下班筆記】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彥醫師的下班筆記

原文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12662/44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