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給寶寶健康未來!

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給寶寶健康未來!

因應少子化問題,國健署日前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將產檢補助次數從現行10次提高至14次,超音波檢查從一次調高三次 ,並新增一次貧血檢查,以及一次懷孕中期妊娠糖尿病篩檢,預計最快明年可以實行。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的部分沒有包含在此次調整內容當中,相關的檢查補助仍由各地衛生局訂定。

因應少子化問題,國健署日前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將產檢補助次數從現行10次提高至14次,超音波檢查從一次調高三次 ,並新增一次貧血檢查,以及一次懷孕中期妊娠糖尿病篩檢,預計最快明年可以實行。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的部分沒有包含在此次調整內容當中,相關的檢查補助仍由各地衛生局訂定。(推薦文章:增做染色體篩檢,減低異常風險, 產檢補助次數提高,最快明年上路

胎兒先天性異常 唐氏症最常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醫師陳敬軒表示,染色體異常是胎兒先天性異常的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唐氏症(第21對染色體三倍體),還有其他對染色體倍數異常、小基因片段缺失、基因突變、轉位等問題。

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發生率約2~3%,目前篩檢染色體異常的方法有第一孕期血清及超音波檢查(頸部透明帶檢查,11~13周受檢)、第二孕期血清檢查(16~20周受檢)以及血液胎兒游離DNA檢查(NIPT、NIPS、NIFTY,10周以後受檢)。

高風險或34歲以上孕婦 補助絨毛膜/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費

當上述篩檢結果為高風險(大於1/270),或是年滿34歲以上的孕婦,國健署將補助絨毛膜/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的費用。如果擔心胎兒有小基因片段缺失的問題,可以在接受絨毛膜取樣或羊膜穿刺時告知醫師,進行染色體晶片的檢查。至於更微小的基因突變等問題,則需要由醫師安排更進一步的檢查。(推薦文章:羊膜穿刺到底檢驗些什麼?詳細資訊醫生報給你知!

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以精準母胎醫學照護理念推動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高篩檢準確度與低侵襲性檢驗比率減少母體身心傷害,並大幅度減少染色體異常寶寶的出生,獲得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與此同時也執行北市衛生局專案,提供市民相關胎兒染色體檢查補助,期望能協助民眾預防疾病、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負擔,促進母親與胎兒整體的健康。

💁‍♀本文由【優活健康網】授權 
    文/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 給寶寶健康未來
  更多文章請見 優活健康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uho優活健康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