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發表肺癌免疫治療新策略,以去甲基化藥物助攻,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臺大醫院內科部蔡幸真醫師研究團隊,結合DNA去甲基化藥物與人體內一種特殊的T細胞──「伽瑪-德爾塔(γδ) T細胞」,研發出治療肺癌的新策略。本突破性成果具有高度的臨床應用性,已於2021年4月12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年來,癌症免疫療法為許多晚期肺癌病患提供新的治療契機,臨床上使用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透過重新活化體內T細胞來對抗轉移的癌細胞,然而,仍有許多病人對免疫治療的反應並不理想,僅有少部分病人受惠。而新興的「免疫細胞治療」,採用病人本身的免疫細胞,於體外培養、擴增並活化後,再輸回病人體內對抗癌症,臨床上常受限於數量與活性不足,仍有許多問題尚待克服。
蔡幸真醫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數年的研究發現,肺癌細胞經過DNA去甲基化藥物(Decitabine)治療後,重整細胞骨架排列,並增強癌細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現,在γδ T與癌細胞之間形成穩定的「免疫突觸」,大幅提高γδ T的精準殺傷力。
研究團隊經多種體外細胞與動物實驗測試,證實以DNA去甲基化藥物治療肺癌細胞後,可顯著的增強γδ T細胞之腫瘤毒殺作用,並能延長肺癌實驗小鼠之整體存活率。團隊更進一步發現,免疫突觸上之一種黏附分子ICAM-1與細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聚合,於去甲基化藥物對於γδ T的增強作用扮演關鍵的角色。
此外,研究團隊分析了數百名國內外肺癌病人的腫瘤組織全基因體,以大數據運算找到一組含有33個基因的基因印記(gene signature),可以協助預測肺癌病人對於免疫細胞治療的感受性,找到適合接受表觀遺傳藥物與γδ T細胞協同療法的病人族群,為精準免疫治療奠定基礎,期能造福更多晚期肺癌的病患。
除了肺癌之外,以去甲基化藥物助攻之γδ T細胞療法,未來亦可能用於治療其他癌症如大腸癌、卵巢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