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以下小朋友都得過的中耳炎,你了解多少?當孩子不斷拍打耳部、頭部,聽力變差,家長需提高警覺!
兒科門診中,常見到中耳炎小朋友,一般來說,幾乎每個六歲以前的幼兒都得過中耳炎,研究顯示,年紀愈小(六歲以下)、躺著喝奶、去過托嬰中心、接觸二手菸,及罹患胃食道逆流的小朋友均為高風險族群,醫師提醒,家長應該提高警覺,避免孩子聽力受損。
北總兒童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俊仁表示,流行病學研究發現,1歲以前的嬰幼兒,約60%以上感染過中耳炎;3歲以前,則有80%以上兒童得過中耳炎,到了6歲以前,則幾乎所有的兒童都至少感染過一次中耳炎。
為何兒童容易罹患中耳炎?陳俊仁表示,幼兒的耳咽管較短,且角度偏向水平,所以鼻腔和喉嚨等部位的病菌容易進入中耳,引起發炎。相較之下,成年人的耳咽管較長,且呈現較垂直的角度,較不易得到中耳炎。
一般來說,小朋友在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發作時,因鼻塞、呼吸道腫脹、分泌物增加,造成鼻涕倒流,經耳咽管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感染。
陳俊仁提醒,小小孩的表達能力不好,罹患中耳炎時,無法直接說出那邊不舒服,常以哭鬧、坐立不安或拍打耳部、頭部,作為表現,此外,家長還觀察孩子耳朵是否流膿、分泌物增加,以及聽力變差。
在治療上,陳俊仁表示,感染細菌、病毒,為中耳炎的兩大因素,若是病毒感染,大部分自行痊癒,有些醫師則會開立止痛、抗發炎等藥物,以減輕耳朵疼痛。
若是細菌感染,則治療較為棘手,必須使用抗生素(例如青黴素類的amoxicillin)治療,一般療程約7至10天,如果中斷治療,擅自停藥,則可能產生抗藥性,讓治療更困難。
預防中耳炎有撇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關鍵
如何預防中耳炎?陳俊仁表示,哺育母奶、避免二手菸、不要去過於擁擠的托嬰或照護中心、早一點戒掉奶嘴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接種疫苗等等,都可以降低中耳炎風險。
此外,孩子如有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得過中耳炎病,或是罹患先天性顱顏異常、先天性代謝疾病、先天性聽障、發展遲緩,均為中耳炎高危險群,家長務必小心防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