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靠藥物治療,生活上的苦卻沒有藥能解決!

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靠藥物治療,生活上的苦卻沒有藥能解決!

「醫生,這次出院我要好好嗑幾個大雞腿便當!」

「醫生,這次出院我要好好嗑幾個大雞腿便當!」

網路不時會看到家屬無助抱怨,像是人怎麼好好的進醫院最後卻躺著出來?然而大家有時可能沒想到,如果真是「好好的」,當初怎麼會進醫院。

還是實習醫生的時候,曾遇到一位肚子痛了一個月又持續嘔吐的伯伯,腹部X光一看就不對,電腦斷層結果連什麼都還不懂的我也看出來了──大腸末端滿滿的腫瘤,沒有任何東西能通過,吃進去的都只能吐出來。

這樣的末期開刀只是緩解症狀,跟命運多要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會提醒病人想想還有什麼想做但還沒做的事。(推薦文章:新時代女性的婦產科選擇指南!選擇信任、彼此互動輕鬆的醫生

「醫生,那這次出院我要好好嗑幾個雞腿便當!」開完刀隔天查房時,還插著鼻管的伯伯跟主任這樣說。原來伯伯平時在工地工作,住院折騰這陣子最懷念的,就是每天中午放飯時又大又鹽酥的雞腿便當。

整個病房依然乾淨整齊,有消毒乾淨的安心味道。我腦中想著醫院附近那些趕時間隨便吃的雞腿便當,有點走神沒聽見主任安撫著什麼。

一出病房,開過幾千個腫瘤的主任向我們這群小跟班嘆了口氣:「可是呀,他這輩子大概再也無法吃雞腿便當了。」

腸病毒的藥好開,日子的苦卻是藥吃不好的

後來我出道,成為一名小兒科醫生。每年腸病毒流行季節,一天會遇到十幾個腸病毒的小朋友(夏天快到了大家要注意唷)。因為腸病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很難不遇到,總要得過才會有抵抗力。我邊請媽媽們放寬心,邊教媽媽們最重要的重症症狀及何時該送急診。

通常媽媽們聽完都會小小地鬆一口氣,這位媽媽卻表情僵住不動,眼淚就流下來了。(推薦文章:孩子眼中的溫柔醫師,棕熊醫生的下班日記!

把媽媽說到哭從來沒有在我的生涯規畫內,一時間我慌了手腳,慢慢問才知道發生什麼事──小朋友只跟媽媽一起生活,前陣子剛得了流感在家休息一周不能上學;腸病毒同樣要在家隔離一周,可是如果媽媽繼續請假,公司恐怕就要請她回家專心顧小孩就好。

我一時呆住,腸病毒的藥好開,有很多事情卻是藥吃不到的。我只能暫時不管後面待診的號碼,好好陪一下這位媽媽,說著一些軟軟的話。

日子的辛苦一定遠遠不只這些,我能做的只有好好陪她這十五分鐘。


歷任國泰醫院小兒科總醫師、主治醫師。現為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會員、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會員。臉書粉絲頁「彥醫師的下班筆記」分享下班生活及閱讀筆記。


💁‍♂本文由【彥醫師的下班筆記】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彥醫師的下班筆記

原文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72/4491376

看更多兒科醫師-彥醫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