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這條路,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親子互動更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能力發展
過去的社會,縱然薪水不豐,但大家都差不多沒有錢,多數家庭仍能憑藉先生一人之力,撐起全家的開銷,讓太太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
在那個「多產」的年代,孩子多,又要忙於家務,媽媽就像個永不停歇的陀螺,並不能亦步亦趨地陪伴每一個孩子,但孩子每天一大早睜開眼睛,就能看見媽媽的身影;下課回家,才進門很快能瞧見媽媽忙碌的樣子;即使出去玩,差不多時間也能聽見媽媽在門口呼喚自己「該回家了」的聲音!
看似沒有實質的陪伴,不過,只要孩子在家,一定是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在媽媽的打理下,井然有序地運行著。
孩子長時間跟在媽媽的身邊,很多事看著看著,彷彿就會了,俗諺「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很傳神地表達出孩子默默受到媽媽身教的影響,還有來自兄弟姊妹相處所帶來的學習刺激,每個孩子的心智發展都能受到相當程度的刺激,不能說當時沒有發展遲緩的孩子,但是刺激的機會多,學得慢,也還是有學會的時候,即使速度不夠快、做得不夠好,卻因為要求不高,可能稀哩呼嚕地一路順利過關,然後,孩子就長大了!
父母多已有譜.就醫只是尋求答案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雙薪家庭愈來愈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翁菁菁表示,父母忙,沒能有很多時間陪著孩子「慢慢來」,常常動手幫孩子做好,無形中,孩子少了很多刺激學習的機會;而孩子愈生愈少,「也少了兄弟姊妹的刺激學習」,加上發展遲緩的觀念愈來愈普及,受到重視的程度與日俱增。
翁菁菁醫師指出,「若是小於3歲的孩子來就醫,多是兒科醫師轉診來的;3歲以上則是幼兒園老師建議接受評估,其實不少父母覺得孩子怪怪的,多會事先google、填篩檢表,心中已有答案,來就醫為的是尋求一個答案」。一旦答案確定,雖有所擔心,卻也清楚要尋求可快速解決的方式。
她說,經過評估,「很多孩子屬於邊緣型,追蹤即可;落後太多則需要療育」,但怎樣的療育才能對孩子有幫助呢?「其實有些孩子並不需要特別送去上課,只要讓專業人員向父母示範如何與孩子相處,並於日常多加練習,讓孩子學會聽懂指令,即能改善動輒哭鬧的情況」。
不過,對「任務取向型」的父母而言,送去上療育課或上學,往往是最直接的做法,不過,她提醒,「若真的忙著送孩子上課,反而容易減少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並無助改善孩子的狀況」。
但孩子的遲緩行為若是某些發展障礙(自閉症、過動症、學習障礙、智能障礙)的前兆,由於這些疾病會跟著一輩子,翁菁菁醫師強調,「接受適當的療育,將可改善障礙程度」。
專業療育時間有限.親子互動幫助更大
翁菁菁醫師表示,每個孩子的遲緩狀況與程度不同,療育課程的安排視孩子的缺失部分,由專業治療師進行上課,「若是語言能力落後,會轉介給語言治療師接受語言治療;情緒行為問題則會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各個領域分別由不同專業的治療師介入治療」。
然而,不同領域的治療師人數差異甚多,如果孩子同時需要語言、職能與物理等三種課程時,除了大型療育中心能提供較為完整的師資,否則常常是父母帶著孩子四處奔波上課。
各種療育課程通常一週一次,一次上課約半小時至一小時,每週光趕著到處上課,就耗掉不少時間。她表示,「雖然療育課程對孩子有幫助,但最終還是希望父母多陪著孩子,讓親子間的互動更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能力發展」。
但她也能理解部分家長對療育課程的需求,「少子化的關係,讓孩子與家長的相處模式跟過往不同,沒有手足的競爭,孩子少了輪流與分享的學習機會,互動對象只有父母,容易耍賴,希望透過團體課程提供孩子人際互動的學習」。
翁菁菁醫師認為,「不是去上很多堂的療育課程,就對孩子有幫助,還是要適可而止,依孩子的狀況擇優而上即可。比起上課,親子間一起吃喝玩樂的活動,對於孩子的幫助更大」。
目前每個月去台東基督教醫院支援看一診的翁菁菁醫師,有感而發地說,「雙北地區的醫療院所多,療育資源較能滿足家長的需求,出了雙北,即難有足夠資源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尤其在台東明顯感受到家庭功能不彰,帶孩子來看診的不是老師、社工,就是長輩陪來就診」。
根據她觀察,「社經能力好的家長較願意犧牲工作,陪伴孩子於週間上課;必須工作的父母可配合的時間反而不多」。
由於孩子的狀況各不相同,「有些發展障礙是程度較為嚴重的,屬於中重度的,我會建議父母留職停薪,專心陪伴孩子接受療育;其他輕症或臨界程度的孩子需要的就只是父母陪伴」。
每天專心陪10分鐘.掌握與孩子玩的技巧
對於需要療育的孩子,不少父母似乎更願意相信專業治療師,但翁菁菁醫師強調,「對孩子有幫助的,未必是專業的療育機構!若是孩子的問題在個性,小時候有專業師資積極治療,看似狀況有改善,但人生道路漫長,長大後仍可能卡關,畢竟未來很多狀況不是現在所能預測的,最能幫助孩子的,莫過於父母的悉心陪伴,讓孩子有信心迎向挑戰」。
她說,父母不要覺得陪伴孩子是種壓力,「時間不用久,好好專心陪著,不要滑手機,每天即使只有10分鐘也就夠了」。翁菁菁醫師表示,分析孩子在家有行為問題的,很多是源於「父母管教的方式不一致」,單一由父親或母親帶,問題就會改善許多,這需要夫妻建立一致的教養態度。
至於最讓父母感到困擾的是,「不知該何如與孩子互動」,或許是父母都忘記自己怎麼長大的?往往跟孩子在一起,「明明是要玩,卻變成了教孩子,因為一直問:這是什麼」。
翁菁菁醫師說,評估孩子狀況時,她會請父母示範平日的互動情況,「父母多指著紅色的積木問孩子,『這是什麼顏色』,孩子沒反應;但我對孩子說,『請把紅色的積木拿給我』,孩子就會拿起紅色積木給我,證明孩子的是會認顏色的。
要讓孩子有動機學習,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相當重要,避免用問問題的方式不停地問,這會讓孩子不想再玩下去」。
翁菁菁醫師說,「美國因地廣人稀,醫療費用高昂,比起專業的療育,更重視家庭教育,希望家長學會照顧孩子的技巧,運用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有效學習」。
終究治療師一週最多陪一小時,也只能陪一段時間,當健保提供的療育課程結束了,孩子怎麼辦?「資源有限,半年療程結束後,若有需要,必須重新排隊申請」,排隊也不是馬上就能排到,怎麼辦?
她表示,唯有父母學會技巧,在24小時沒有上課下課的親子關係中,一點一滴把孩子教會,才是孩子學習的常軌!
早療常見迷思
關於早療,常見父母有一些迷思,翁菁菁醫師逐一提出說明:
.一定要找到發展遲緩的原因嗎?
其實很多時候沒有原因!發展遲緩是現象,不是病名,而是功能性診斷。
若是自閉症、過動症或智能障礙,如果是輕症,多與遺傳有關,重症的話,可能是基因突變、腦部受損造成的障礙,找得出原因時,也能就病因診斷對預後進行說明;例如因懷孕時遭受感染、抽菸喝酒或使用某些藥物,常會造成胎兒出生後有發展遲緩現象,就比較能夠確定病因是甚麼。
.多接受療育課程對孩子有幫助?
讓孩子上太多課,反而容易讓學習的主動性降低,建議給時間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玩,如:主動選玩具、自行決定玩法等,對孩子來說,每一次都是新的體驗,比起上課等著治療師預先設計的課程內容,會更加有創意和自主性。
.抱定交給治療老師就對了!
上課時間極為有限,治療師不可能一直陪孩子,能陪孩子很久的還是父母,特別是在療育資源不充裕的地方,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學習,才能幫助到孩子。
.只要接受療育就能達到一般水準?
每個孩子進步的速度與程度不同,須視孩子原本的狀況而定,再有些原來就很嚴重,經過療育,雖有進步,但還是無法與一般孩子相比;有些則是刺激不足,在給予相當的刺激學習後,可看到明顯進步。通常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以上,才能見到進步的成效。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自閉症早期徵兆、治療方式?4大Q&A認識「自閉症類群障礙」
.爸媽怎麼和自閉症孩子互動?
.適時接受早期療育.讓能力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