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常見腸胃道疾病很擾人,多因酵素分泌量不足、功能運作未成熟所致,請父母耐心等待寶寶成長,狀況將好轉
新生兒的腸胃道因酵素分泌量不足、功能運作還不成熟,而容易有一些狀況,但在運作一段時間後,狀況多會好轉,請父母不要過分憂心!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任盧芳廷針對常見疾病,一一說明如下:
胃食道逆流
寶寶常見的溢吐奶可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這問題不只成人有,寶寶也會有,盧芳廷醫師指出,「重點在於是否造成疾病?」大部分寶寶胃食道逆流約在8個月大前改善。
她解釋,新生兒的賁門在1歲前呈現關不緊的狀態,因連接食道與胃的括約肌(賁門)還不成熟,力道不足,無法適時關閉,在腹壓增加或改變姿勢的情況下,容易讓進到胃部的奶水逆流而上至食道,而出現溢吐奶的狀況。
溢奶是從嘴角流出奶汁,若量不多,也未必每一餐都會發生,不需要過分擔心;但吐奶就不一樣了,「若吐奶的量大、有血絲或膽汁,合併有脫水、體重不增加時,就要儘早就醫」。她提醒,吐奶必須區分嚴重性,若是次數頻繁,且影響生長發育,或因嗆到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引起肺炎,或是反覆發生中耳炎,務必高度注意。
盧芳廷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會造成寶寶不舒服,抱寶寶時,將寶寶的頭微微往後仰、身體抱直,有助幫忙改善狀況。〈推薦閱讀:寶寶溢奶很常見.吐奶觀察頻率要小心,發生時務必保持呼吸道暢通〉
先天性幽門肥厚狹窄
有時寶寶吐奶是構造異常所致,如:先天性幽門肥厚狹窄。盧芳廷醫師指出,「先天性幽門肥厚狹窄好發於3週至3個月大,常見症狀是餐餐吐大量吐,喝了吐,吐了又想吃,吐得全身衣服都濕濕的,有脫水現象、體重不增加,通常需要安排超音波來確診,不開刀不會改善,要小心有低血糖及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
她解釋,幽門位於胃部與十二指腸交界處,正常狀況下,胃內初步消化的奶水經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然而,因幽門肌肉肥厚無法放鬆,讓奶水無法順利往下進入十二指腸,反而往上衝,一路從胃部衝向食道,而造成噴射式的嘔吐。
隨著阻塞程度的加劇,每次餵奶後都會出現嘔吐。透過超音波檢查,可診斷出大部分的個案。臨床上發生率為千分之2到5,男嬰發生率為女嬰的4至6倍,但原因不明。
腸絞痛
這是不論母乳寶寶或配方奶寶寶都可能發生的問題,好發於1至3個月大。盧芳廷醫師表示,「寶寶哭的時候,臉脹的特別紅、雙腿往腹部蜷曲,哭聲比平時尖銳,卻找不到原因,偶爾因排氣或排便而緩解,往往白天吃喝睡覺都正常,但到了晚上就不停地哭,抱著安撫還好,一放下來又哭」,如此反覆哭鬧又不易安撫,總讓父母覺得心力交瘁!
她說,就診時,醫師必須確認寶寶沒有其他問題時,如:嘔吐、生長遲滯、腹脹、血便等,再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後,醫師才能確診腸絞痛,「但請父母放心,腸絞痛不是寶寶生病了,而是需要父母花心思安撫陪伴寶寶」。
盧芳廷醫師指出,寶寶發作時可考慮將寶寶抱直的方式,或播放白噪音,或加上嬰兒按摩,多少能改善寶寶的哭鬧狀況,「但按摩時,千萬不要用含有薄荷成分的乳液或按摩油,避免抑制寶寶呼吸。這段時間需要父母耐心以對,通常熬過2、3週即可改善」。
在必要狀況下,兒科醫師會開立藥物幫寶寶改善脹氣症狀,至於益生菌,需要「選對菌株」才能有所效果。由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發表研究指出,能透過定殖在嬰幼兒腸道調節腸道微生物群、調節腸道免疫和發炎反應和改善腸道蠕動。
盧芳廷醫師表示,新生兒對於環境中的氣味與聲音很敏感,加上滿月後的寶寶往往奶量大增,從50、60c.c.增加到120c.c.,「寶寶需要適應增加的奶量為吸收消化所帶來的改變,適應過程中,出現適應不良的過渡症狀的確讓父母擔心,而帶寶寶就醫。不過,調整喝奶方式後,如:分段餵食,多能在1~2週獲得改善」。
她補充,「若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哭鬧,可能全天都會發作,不像腸絞痛的哭鬧時間多在特定時間。另外,除了哭鬧,還有腹瀉與血便的情況,以此可大概分別兩者差異」。〈推薦閱讀:嬰兒腸絞痛評估「333準則」,唯一的解藥是「時間」〉
脹氣
盧芳廷醫師表示,「脹氣是許多父母的煩惱,因為多數寶寶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其實是腹直肌發育尚未成熟,而腸道中原本就有氣體來回進出,只是在腹壁較薄的狀況下,給人有鼓脹的感覺,算是正常生理狀況」。
只是寶寶消化的功能還不完整,沒有足夠的酵素分解乳糖,讓過多的乳糖無法被消化吸收,滯留在腸道,腸道細菌分解乳糖後就產生了氣體,「要排出氣體,主要得靠打嗝及放屁,部分由血液吸收或是腸內菌消耗」,腸胃道氣體主要來自消化反應及腸道細菌產生。另外,寶寶在哭鬧過程中,容易吸進大量空氣,也會形成脹氣。
盧芳廷醫師指出,「若寶寶食量正常,活力也正常,父母不必擔心脹氣對寶寶有影響」,反之,就要留意了。她提醒,「不論親餵或瓶餵,餵奶後,幫寶寶拍嗝,有助將體內的氣體排出。若寶寶已經安穩睡著了,就不強迫非要拍出嗝了」。
不少父母認為,要聽到寶寶發出「嗝」的一聲,才算是拍嗝成功,盧芳廷醫師說,「一般而言,只要幫寶寶拍背5~10分鐘內,就可聽到寶寶打嗝的聲音,但不一定要聽到聲音才停止。如果沒聽到聲音,可採直立抱姿,也有助排氣」。
她補充,「吐溢奶與寶寶的姿勢有關,建議出生前兩個月的時候,在寶寶喝奶後,確實幫寶寶拍嗝,並維持直立抱姿,約10~15分鐘時間,可減少吐溢奶的發生」。
嬰兒猝死與吐溢奶的關係
究竟嬰兒猝死與吐溢奶有無關係,盧芳廷醫師表示,「造成嬰兒猝死的原因很多,但是否與與吐溢奶有關,並沒有確實證據,只能說急救的時候,的確有些寶寶的咽喉看到奶渣,但也有可能是在進行急救時,增加寶寶的腹壓,而讓奶水從胃部逆流至食道而從嘴巴流出」。
她提醒,寶寶多在4個月大後會翻身,當寶寶睡覺時,務必多加留意睡姿。
便祕
寶寶便便時,臉紅大哭的模樣讓人覺得很有趣,卻也不禁會想是不是便祕?盧芳廷醫師指出,「若寶寶的便便是軟便,這樣算「解便困難」,還不到便祕,可能是抓不到排便技巧,所以會有費力便便的模樣」。若是便祕,「兩三天才大便一次,便便的形狀粗大又硬,難以排出,而易讓寶寶有肛裂的狀況」。排便愈是困難,寶寶愈是怕便便,將讓問題愈加嚴重。
寶寶3、4個月大前,喝母乳的話較少便祕,「母乳寶寶的便便約3、4天一次,質地軟軟糊糊的,如為全母乳寶寶,便便的頻率可能從1天7次到7天1次」,意即母乳寶寶沒有每天大便並不代表便祕。若之後轉換為配方奶則易有便祕問題,可能因銜接不順而需要再調整,如已開始吃副食品,可適度吃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幫助排便的順暢度。「4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後,超過3天才有排便,即可能有便祕問題」。
不刺激不排便.要小心是否為巨結腸症
盧芳廷醫師表示,便祕雖然是寶寶常見的問題,但要注意的是,少數寶寶因腸道神經與蠕動功能障礙,如:先天性巨結腸症,而自出生就飽受便祕之苦。她解釋,因某段腸壁缺乏神經節細胞,阻斷了腸道蠕動,讓糞便累積在腸道中有神經節與無神經節的交接處,因累積過久而導致症狀。「這類寶寶容易吐、便便大不出來、肚子總是脹脹的,因為吃不下,所以生長狀況不好」,診斷通常會先安排下消化道顯影劑攝影,並加上直腸抽吸切片檢查是否缺乏神經節。確定診斷後,可透過手術治療改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分為上消化道與下消化道,盧芳廷醫師指出,若出血點在上消化道,大便的顏色多呈現暗黑色或瀝青色;若為下消化道出血,血便則為鮮紅色或磚紅色。消化道出血常見兩種情形,「吐血」是從嘴巴吐出血液,通常來自上消化道;「便血」是從肛門解出帶有血色的大便。
她解釋,1歲以下寶寶有血便的可能原因包括:肛裂、牛奶蛋白過敏、感染性腸炎(會伴隨發燒)、壞死性腸炎、腸套疊或先天性結構異常的疾病,「排除因食物過敏、細菌感染或便祕引起的肛裂,若還是有多次血便,就要擔心是否為先天性結構異常疾病,有時需要手術處理,個案數少但情況嚴重」;初生寶寶則是在產程中或餵哺母乳時,誤吞媽媽的血液,之後隨著便便排出,「出生前幾天才會有此懷疑」。至於吐血,可能是反覆嘔吐而造成食道撕裂傷所致,或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原因,「吐血合併發燒、嘔吐,應儘速就醫;吐血量大時,務必緊急送醫,可能還需要住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盧芳廷醫師指出,「雖說上消化道出血讓便便呈黑色,但有時只是家長多慮,寶寶的大便只是顏色較深而已,可能是受含鐵量高的食物所影響,或是留置腸道時間過久,而讓便便顏色變得較黑,可從便便性狀變硬看得出是宿便。還有吃了大量紅色火龍果或西瓜等食物,便便顏色也會受影響」。
她提醒,「如寶寶便便有異常顏色,請父母帶寶寶就醫,就醫前,可先拍照,或是將整包便便帶著,提供醫師判斷時的佐證」。
小心灰白便!可能是膽道閉鎖
盧芳廷醫師提醒,新生兒的黃疸持續兩週以上,便便顏色呈灰白色(如「嬰兒大便卡」上1~6號)或從有黃有白時,應儘速送醫進行抽血檢查膽紅素,確認是否有膽道閉鎖的疾病。
她解釋,因膽道病變造成膽管管腔狹窄,無法讓膽汁順利排出體外,如果不及早接受葛西氏手術,膽汁鬱積在肝臟,可能在幾個月內造成肝硬化,甚至使得寶寶必須要換肝。「雖然不是開刀就能治癒疾病,但若能在60天之內儘早進行葛西氏手術,術後較易讓膽汁順利排出,延遲或減少需要換肝的可能」。
【延伸閱讀】
寶寶便便異常這樣看.便祕問題最常見,養成均衡飲食與排便習慣很重要
聽到寶寶有新生兒黃疸,總令媽媽心碎,臨床處理這樣做!居家坐月子照護寶寶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