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個案與死亡案例降至三級警戒以來最低,屏東Delta病毒群聚引發擔憂,張上淳:有機會打疫苗就儘量打,預防重症與住院風險
疫情趨緩,是否可以解除三級?陳時中說,會參考WHO跟國外從三級降級的指摽是否合理,目前確診案件相對比較少,但這段時間需把相關準備工作完成,還有觀察大家對指引的遵從度。
部分夜市希望28日恢復正常營業,陳時中表示,餐飲業是目前可能產生最高風險的地方,因為消費者用餐時必須脫下口罩,目前還是維持外帶,不可內用,等到相關夜市或餐廳指引訂定出來,專家覺得可行後,才會考慮餐飲業可以「些微解封」。
新增60例本土病例,為2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6月19日至6月27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3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5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3例死亡個案,2男1女,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 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6日。
Delta變種病毒引發擔憂
南台灣爆發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陳時中表示,目前群聚仍為12人,居家隔離178人,包含在新北市的接觸者,PCR檢驗都是陰性,不會有傳染力,且都在隔離中,因此可以確定雙北疫情不會有擴大疑慮。
一名確診者在疫調時表示,在家門口放垃圾時,遇到秘魯返台嬤出門倒垃圾,彼此相隔一至兩公尺,兩人戴著口罩,不料卻確診。對此陳時中說,在同一空間待15秒就確診,「路過一次不會,路過10次就會」。從監視器來看,秘魯阿嬤也沒有步出家門,到底是怎麼傳播的,還需要更多資訊才能確認。
屏東Delta病毒群聚,引發外界擔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表示,指標個案很快就被匡列,應該不會像萬華疫情一樣爆開,觀察7天至14天內沒有新病例,應該就可安心。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感染Delta病毒後,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與目前台灣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差不多,建議呼吸道症狀的民眾儘速接受篩檢。
「有機會可以打疫苗就儘量打。」張上淳說,國外研究顯示,不管是英國變種病毒株或是Delta病毒,只要打兩劑疫苗,就能獲得超過九成的保護力,且能降低預防住院與重症風險。
緊急時候才動用EUA
至於高端疫苗因送審資料不齊,被要求補件。食藥署長吳秀梅今天證實此事,高端送件資料中缺少相關技術性資料,因此,還需要實驗室重做數據,恐要等到7月底才有辦法審查「緊急使用授權」(EUA)。
外界批評國產疫苗未完成臨床三期期中報告,就審查EUA,李秉穎表示,所謂EUA就是在「緊急時候」、是在大流行時使用的疫苗,這時候面臨生死威脅,如果還要求各項檢測,就無法控制疫情;一旦疫情結束,EUA就失效,這些疫苗必須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才能拿到後續的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