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黑數怎麼解封?醫師呼籲:民眾應該把「篩檢」當生活
追著病毒跑可能永遠追不完!
防疫之所以難因為疫情走向快速、各方意見不同,不管是先前苗栗電子廠群聚、屏東群聚「疫調、匡列」都是現階段重要的事情,但林韋地提到:「可是以台灣現在的情況,一直靠疫調和匡列去追,就可以把病毒全部匡起來了嗎?我認為是不能,特別是在雙北。」
即使是中央開始推動「社區廣篩」,但真的有多少個案是藉由此管道被提早發覺、揪出?若是沒有環南市場專案,昨天篩出41個潛在個案未必能被發現。林韋地說:「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基層診所的醫生也可以做PCR。」
沒有篩檢如何確保社區安全?三指標自我檢視
但現在民眾對於篩檢似乎心裡還是有些恐懼,擔心被標籤化、擔心篩出陽性後影響家人,林韋地說民眾可以自我檢視以下三種情況:
- 自己有沒有做過PCR?
- 自己有呼吸道症狀或接觸史如果沒有被匡列會不會主動去做PCR?
- 觀察身邊的人有呼吸道症狀或接觸史會主動去做PCR嗎?
林韋地說:「如果以上的答案不是很肯定,那我們當然無法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感染,也不知道社區裡有多少人被感染。」
雖然對於疫情現階段大家都想要盡快恢復經濟活動,但如果沒有社區廣篩,就算每天只有幾十例案例這樣真的是安全嗎?林韋地強調:「全民要有共識,不是有『疑慮』才篩,而是『篩檢是生活』,這樣也就不會有污名化和歧視的問題。」
借鏡英國打了疫苗仍擴大篩檢
加上現階段台灣PCR量能已經到一天可以做十二萬,但實際上參考通報案例,可能只做了四萬多,林韋地鼓勵:「如果十二萬的PCR量能可以確實地每天打下去,社區自動自發地廣篩,PCR篩檢也很方便,到處都有得篩,那指揮中心也可以每天公佈各地各區的PCR篩檢量,因為篩三萬人確診零和篩三百人確診零的意義是不同的。」
且從國外的經驗中可以發現,大量篩檢是有其必要性,像是在英國即使大部份成年人都已接種疫苗,但英國每天還在做大量PCR,算成台灣人口比例一天是六十萬,也因為這樣英國的確診人數超高,因為打了疫苗還是會感染,但是病例死亡比下降,而因為病毒不斷變種,所以靠大量PCR做社區監測在疫苗大規模接種也是必要的。
指揮中心:陽性率0.1檢驗量足夠
對於篩檢量是否充足的問題,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回應:「207家的檢驗機構,最大量能是7.2萬件,加班做可以到12.4萬件,但不是說有每天都要做到12.4萬,因為國內目前陽性率是百分之0.1,從各國篩檢的指標來看的話,這樣的指標是相關對足夠的篩檢量,不用擔心量能不足導致篩檢減少。以及會不會篩不夠,以目前陽性率百萬分之0.1來看整體來看是足夠。」
林韋地認為:「社區要廣篩、隔離要確實。我覺得台灣的中央政府有要營造全民齊心共同抗疫的氛圍,這是很正面的防疫的事也需要整個社會一起來做。」
在這後疫情新生態當中,「篩檢」未來可能會成為日常的一種,是確保社區安全、家人平安的一種方式。
(延伸閱讀:COVID-19/ 德國強烈建議混打疫苗!還有哪些國家進行混打?台灣為什麼不混打?)
【林韋地醫師小檔案】 經歷:新加坡萊佛士醫院醫師、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