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幫助忘記微笑的「憂鬱症孩子」重展笑顏!父母的傾聽和了解是協助孩子解開眉頭的一大步!ˇ

幫助忘記微笑的「憂鬱症孩子」重展笑顏!父母的傾聽和了解是協助孩子解開眉頭的一大步!ˇ

當孩子莫名其妙發怒、對事情沒有動力無精打采,總是在床上翻來覆去睡得不安穩,每日為了家庭打拚,一直忙於工作的你,除了覺得困惑不解外,是否注意到孩子內心的變化,或許透過無形的語言在和大人求助。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下課時,多在操場上享受陽光盡情奔跑,但遠處有位孩子只是像個局外人般,站在樹蔭下看著大家。小光(化名)因為從小患有自閉症,團體生活總讓她有些格格不入。上了小學後,更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睡不安穩、人際關係困難等問題,好在小光的父母對孩子非常關心,除了帶她接受早療外,也隨時在旁支持、陪伴她,最後,經醫師的轉介心理治療,小光已經可以試著說出自己的情緒,相信未來的她能重拾那被遺忘許久的笑容。


兒童憂鬱症成因複雜.包含生理、心理與環境

    憂鬱症發生在兒童的身上其實並不多見,根據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6歲以前罹患憂鬱症的孩子為1/800,然而,台大的研究則顯示,比例會隨著孩子進入青少年而明顯增加,上國中後比例增加到約7/100此外,也可能會合併焦慮、強迫症、無法上學,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等行為。

    孩子罹病原因並不會只是片面的一個因素,心禾診所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林佩縈解釋,兒童憂鬱症的成因很複雜,有些可能是因為先天的嚴重的疾患、心理天生氣質較敏感、曾經遭受過虐待疏忽、從小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並不穩定、學習壓力過大或是在校的人際關係困難,甚至某些性別認同的議題等,這些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兒童憂鬱的成因。


父母「停看聽」.憂鬱不按鈴

    說到孩子與成人憂鬱症最大的差異,林佩縈醫師表示,由於兒童理解和穩定情緒的腦區發展還不成熟,因此,兒童對於情緒的認知不足,要能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是有困難的,當憂鬱的感受發生時,他們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想生氣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常常出現暴怒的狀況,他們會需要有成熟穩定的大人,在安全的環境下協助他們來調整情緒。

    大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又無理取鬧,往往等到孩子出現不想上學,自我傷害或是老師學校反應時,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情緒上出了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協助。


    由於兒童憂鬱症的表現在臨床上的不典型,所以常常不是那麼容易被診斷,甚至被忽略,甚麼樣的行為可以讓父母有所警覺,這可能是孩子罹患憂鬱症的前兆呢?「兒童突然變得沒有興趣、原本沒有但最近出現分離焦慮,擔心父母生病失去家人、莫名其妙的憤怒對大人出現反抗行為、飲食或是習慣改變、突然表達身體疼痛不想上學等,都是可能會發生的症狀。」

    林佩縈醫師指出有些情況真的不是容易判斷,建議父母和孩子在相處上,覺得孩子的情緒怪怪時,就要先下來觀察孩子的變化,看是否有哪些生活因素的改變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去傾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到底怎麼了。必要時,也可考慮找尋專業的兒童心理師或是兒童心智科醫師求助。

面對孩子任何情緒.父母也需要做足準備

    種子的發芽需要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孩子能夠健康的長大,也需要安全的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以及父母的支持與陪伴。林佩縈醫師表示,如果家人之間能夠彼此溝通,有固定的談心時間,親子之間如果有共同的話題或興趣,其實是可以促進彼此情感的累積,也能增加孩子面對困難時,更能產生情緒的抵抗力。

    當孩子面對負面情緒時,父母如果能夠先停下來,去傾聽了解。之後,再去協助孩子認識了解自己怎麼了,會讓孩子感受到很大的支持,父母用心的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動力。

    然而,華人社會對情感普遍壓抑的風氣,若自身對「情緒」並不敏銳,在協助上就會產生困難。因此,林佩縈醫師認為,父母面對孩子出現變化時,幫助的第一步,先要把自己的情緒穩住,不可諱言的,在面對許多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真的有困難時,找尋專家協助也是很好的方法。

    當「父母」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我們在生活中往往不只勝任一種角色,太多矛盾與衝突需要用智慧去化解與妥協。當自己的孩子出現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的情況時,會否認、抗拒、擔憂、焦慮⋯⋯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唯有學習面對這些負面情緒,你才能無所畏懼的與孩子一同走上療癒之旅。



(延伸閱讀:孩子出現退化行為、被責備竟脫口而出「想死掉」,這些你認為「不聽話」的表現,都是兒童憂鬱症徵兆
(延伸閱讀:網紅阿滴憂鬱症1年宛如行屍走肉,醫提醒嬰幼兒也有憂鬱症!3表現快就醫,3-5歲就占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