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胎兒安全4重點,孕媽咪安心了,有助打造適合胎兒生長的環境!
不同孕期的檢查重點有所差異:懷孕初期會著重在胚胎著床位置、胚胎週數大小測量、子宮頸長度、胎盤位置等;懷孕中期:重要器官構造發展情形、胎盤位置、胎兒生理活動評估等;懷孕後期:胎兒生長發育、胎位及胎兒生理活動評估等等。
準父母如何握胎兒安全?提出4項重點供參考:
1.定期接受產檢.降低孕產風險
孕婦在懷孕期間,一定要定期到醫院產檢,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發布「產前照護建議-正向懷孕經驗」指南,孕期至少要接受8次以上的產檢。產檢有助於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若有發生異常,可以及早提供治療處置,而定期前往醫療院所檢查也能與專業醫師諮詢胎兒情形、疾病預防及如何落實健康生活方式與營養等。
2.超音波檢查掌握胎兒健康
超音波用於產科的檢查,其用途為顯示胎盤及胎兒的內外構造,以判斷胎兒的存活性、胎兒數目,以及有助於胎兒缺陷成長發育異常的診斷等。根據孕期,每次超音波檢查的重點也不同,簡單歸納如下:
超音波檢查
孕期階段不同,超音波的檢查重點也不同。一般會利用腹部超音波,觀察胚胎個數、羊水及胎盤狀況、著床位置,以及胎兒身體器官構造與發育情況(如胎兒頭圍、腹圍、大腿骨等)。原產檢補助提供1次超音波檢查,自今年7月1日起,增加2次一般超音波檢查:各在妊娠第8~16週及第32週後,以預估妊娠週數,有助於監測胎兒異常、多胞胎及掌握胎兒發育,降低妊娠及生產風險。
高層次超音波
通常在20~24週可做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為何在這個時間?主因為太早做,某些器官還未發育,太晚則已鈣化的骨頭會影響判讀。高層次超音波就像胎兒全身掃描,能讓醫師從頭看到腳,檢測腦部、五官、心臟、肺臟、腸胃道、生殖系統與四肢等。
一般胎兒影像學檢查是指常規產檢的超音波檢查,高層次超音波英文Anomaly Scan or ultrasound level II,大多簡稱為 level II,可提前了解胎兒的身體各個結構有無重大異常的觀察,檢查項目涵蓋: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檢、子癇前症篩檢、早期及中期胎兒結構檢查等。但目前仍沒有任何一種檢查方式,可以100%完全發現全部所有胎兒問題,即使是高層次超音波也不例外。
但接受高層次超音波仍有其必要性,有兩大因素:
.解析度高:高層次超音波的解析度比一般超音波高,在檢查時找出問題的機率仍比一般超音波機率來得高些。
.更仔細檢查:能頭看到腳,較為仔細。目前一般超音波檢查的項目比較少,主要是看胎位、胎兒心跳、羊水等。
現在有蠻多孕媽咪會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藉此偵測結構是否有先天異常,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開始擬定胎兒出生後的治療方針。不過,產前超音波並非萬能,無法準確知道胎兒是否為百分百健康的嬰兒,新手爸媽在產前也須有心理準備,但無論如何,超音波檢測是讓準媽媽迎接寶寶的一層保障。〈推薦閱讀:關於產前超音波檢查,孕媽咪最關心的是?最常被問的3個問題,也是你想知道的嗎?〉
3.孕婦安全生活須知
孕媽咪生活的作息與胎兒息息相關,確保自己及胎兒在懷孕、生產過程中的平安順利,孕媽咪尋求良好的醫療院所與醫師諮詢,以及自己閱讀吸收相關孕期知識也很重要,無論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健康資訊,孕媽咪本身了解愈多愈能保障寶寶的健康與安全。例如:當前在疫情期間,孕媽咪儘量避免外出,但如何在家保持基本的活動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掌握胎兒的安全,除了透過定期及特定的檢查項目,同時,倚靠專業醫師,由於在胎兒出生前都在母體的肚子裡,舉凡準媽媽外出的場合、自身行為、攝取食物及心理狀況,都與胎兒健康與安全有直接關係,最重要的還是孕媽咪們要把自己照顧好。
4.孕中期以後測量胎動.觀察胎兒健康狀況
肚子裡的胎兒發育到28週後已經較為成熟,孕媽咪會比較明顯感覺到胎兒在肚子裡拳打腳踢的「胎動」,胎動不只是胎兒生命力的表現,也可以藉此觀察了解其健康狀況。胎兒胎動的頻率隨著懷孕週數愈來愈頻繁,大約在34週左右達到高峰,36週之後因為子宮裡的空間愈來愈小,所以,胎動情況會減緩,但不會完全不動,所以,媽咪在後期更要注意胎動。
每天固定於一個時段觀察,一次觀察30分鐘,期間有3次以上胎動即為正常,可與昨天胎動做比較,與昨天胎動類似即為正常,如果暫時量測不到胎動,請進食或攝取飲料後再量測。
如果還是都量不到胎動,或是當天胎動的情形,比平常大幅減少一半以上,建議媽咪回診,由醫師檢查評估。〈推薦閱讀:常讓孕媽咪心慌慌的3件事:高齡生產、前置胎盤與胎動突然有變化,你也有一樣的擔心嗎?〉
在迎接小生命到來的路上,孕媽咪需要被關心,更需要被用心守護!
每一位孕媽咪都是育禾真心想守護的對象,
期盼以淺顯易懂的內容,提供所有孕媽咪安然度過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