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安森林、南港、花博⋯6公園試辦「盪鞦韆限3分鐘」,學者:把孩子變成無聊機器人的第一步!
居住在台北市的爸爸媽媽,假日帶孩子去公園遊玩時,是否常有熱門遊戲設施一位難求的狀況,遇到霸佔遊樂設施太久的孩子,也只能在旁跟自己的孩子說:再等一下子或是等等來。(推薦文章:汐止白雲公園首創環形鞦韆,園內鞦韆數量超多,孩子不怕排隊到頭髮全白~)
而要問哪幾項遊樂設施最為熱門,非盪鞦韆莫屬!一個擺動就能摸到天空的感覺,讓許多孩子一坐上就忘了下來,又或是真的排太久,好不容易輪到自己,當然要多盪個幾次才值得。台北市政府為了解決假日公園盪爭搶「一位難求」的問題,想到了一個「計時器」的解決方式,也意外掀起正反派說法。
試辦假日「友善限時分享」,輔導孩子排隊並按壓「3分鐘計時器」
北市府工務局公園處表示,為了孩子們都有玩到盪鞦韆的機會,並且知道遊戲中「分享」也是難能可貴的精神,因此設置3分鐘的計時器,希望孩子們養成排隊輪流玩的好習慣。
自10月9日起選定大安森林、青年、南港、前港、碧湖公園、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等6個公園遊戲場,設置「3分鐘計時器」,若公園盪鞦韆限時遊玩試辦成效良好,將評估擴大推行實施。
而這樣的方法一出,支持的家長認為「真的很需要,常常去就看後面排一堆人」、「很好,輪流使用,順便可以教小孩排隊和分享」、「贊成,有些人真的超自私,害得排他們後面的家長每個都只敢盪50下就匆匆換人。」
不過,也有家長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台北市的公園、遊樂設施根本不夠,要做的應該是增加設施,而非限時,難到最後連溜滑梯、搖搖馬、沙坑,甚至是公園阿伯下棋也要裝計時器嗎?
成大教授,以為是假新聞,卻沒想到是真的!
而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也在臉書發文表示,起出看到這樣的新聞,還以為是開玩笑的假新聞,後來發現竟然是真的。他認為本來就是要讓孩子學習衝突,了解世界的真相與錯誤,而不是把他們訓練成一個3分鐘輪流替換的生產線工人。
他直言,將世界劃成3分鐘的大人,教小朋友遵守秩序,是把他們變成無聊機器人的第一步!對於這個「3分鐘計時器」你有什麼看法呢?
(延伸閱讀:「長頸鹿親子公園」6米高可愛長頸鹿化身溜滑梯,還有大U型攀爬架超放電!)
(延伸閱讀:特色親子公園大賞!10座高人氣公園,這個暑假想無聊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