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深夜me time> 台中七旬嬤獨力照顧2孫,失手勒斃過動孫!照顧過動兒心力交瘁,診斷常忽略4條件

台中七旬嬤獨力照顧2孫,失手勒斃過動孫!照顧過動兒心力交瘁,診斷常忽略4條件

阿嬤已經75歲高齡,面對兒子多年前癌症過世、媳婦疑抑鬱身亡,阿嬤一人獨力撫養孫兒,雖疼愛2孫,但真的也撐不住了…


阿嬤照顧2孫心力交瘁,勒斃多重障礙長孫

  人倫悲劇!最疼孫子的阿嬤,卻成為奪去孫子生命的兇手。這起命案發生在台中市潭子區,10月8日上午,患有過動症及智能障礙等重度精神障礙的13歲男童,出現過動症狀,不肯吃藥,還大聲尖叫、嘶吼、攻擊人,讓75歲高齡的阿嬤,一時情緒失控用彈力繩勒住他的脖子,等到驚覺孫子氣絕時,趕緊通報消防局派遣救護車前往搶救,孫子已氣絕身亡。

  台中市大雅警分局將阿嬤依殺人罪移送,台中地檢署以觸犯殺人重罪為由,聲請羈押獲准。

  探究原因,阿嬤一家身世堪憐,阿嬤的兒子多年前癌症去世,媳婦疑抑鬱自殺身亡,阿嬤一人獨力撫養兩名孫子,雖然經濟能力尚可,但孫子因罹患過動症等多重精神障礙症狀,加上她年歲已大,照顧起來十分辛苦。

  鄰居表示,長孫平常會一直尖叫,很黏阿嬤,「那天我有聽到他又在尖叫,但已經習慣,能睡就繼續睡,起床後才知道有救護車和警察都到場,才知發生事情。」阿嬤雖疼愛兩個孫子,卻在勞累、心力交瘁下,終究還是情緒爆炸了。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卓俊忠表示,阿嬤犯後情緒悲傷,也擔心她發生不測。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表示,長孫接受過早療服務,有身障與居服資源介入,是身障社資中心服務個案,領有智能障礙極重度手冊,每月領有補助及津貼,阿嬤曾因獨留孫子而接受親職教育處分。

  法院已裁定羈押阿嬤,另一名就讀小三的孫子目前交由姑姑照顧,學校端將提供輔導,社工也會持續觀察評估孩子的身心影響,提供諮商輔導服務。



診斷過動症,常忽略4條件

  這起令人難過的社會案件,也引起大眾對過動症的關注,家裡的孩子如果已有過動傾向,如何判斷需要就醫評估、治療呢?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劉峻豪醫師指出,那些時常恍神不專心卻看起來安安靜靜的孩子,也有可能其實也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另一面的診斷。

  如同絕大部分的精神疾病一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無法單靠填寫量表、影像檢查或心理衡鑑就做出診斷,更重要的是,醫師必須在孩子的生活脈絡中理解他所遇到的困難,是否可以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來解釋。這部分是需要家長、學校與孩子本身一起合作完成。(延伸閱讀:早療這條路,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親子互動更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能力發展

  劉峻豪醫師表示,根據目前的診斷準則,「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包括:粗心大意、無法持續專注、聽話如耳邊風、難以完成指令、組織能力差、排斥需要專注的工作、常搞丟東西、容易分心與忘東忘西。

  「過動/衝動」的症狀,則包含:坐不住、常離席走動、東奔西跑、無法安靜的玩、渾身衝勁靜不下來、多話、話沒聽完就搶答、難以等待,以及常插嘴或打斷別人。

  而只要不專心或是太過活潑,就一定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嗎?劉峻豪醫師提醒,除了上述最廣為人知的「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症狀以外,診斷準則還羅列了4項常被忽略的條件,分別是:

1.症狀需在12歲以前就已出現。

2.症狀在兩種以外的場合(如學校或家中)皆有出現。

3.症狀已明顯到會影響日常功能的程度。

4.症狀無法以其他精神疾病解釋。

  提醒爸媽們,多注意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兩大核心症狀,且持續超過六個月,以及符合以上4條件。

  照顧過動症和多重障礙的孩子不容易,需要多了解疾病,更要適時求助,才不會累垮自己,也害了孩子。

(推薦閱讀:自閉症、過動症...當孩子需要心理治療,父母請別因為擔心孩子被貼標籤,而耽誤了他的黃金治療期。

(推薦閱讀:諶立中:我是醫師,也是3個過動孩子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