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烘焙,讓孩子成為懂得「生活」的人!
身為一位「不太明白該如何與孩子聊天」的媽媽,小樺老師在與兩位女兒一起下廚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適合她們的溝通模式,她想著:「與孩子無話不談,也許是許多家長嚮往的,但在面對孩子時,一定有人和她一樣不知如何聊起」,但靠著下廚,她卻找到了與孩子自然對話的相處模式,因此,她想讓更多人知道,任何形式都可以讓你與孩子無話不談。
讀書會衍生烘焙教室,打造親子安心空間
烘焙教室裡,烤箱裡傳出來的陣陣香味,伴隨著孩子們閱讀繪本的聲音,你一定想像不到,一個親子烘焙教室的前身,竟是由社區的親子讀書會衍生而來。小樺老師分享到,當初很單純的將一些喜歡閱讀的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彼此運用一個下午的時光,分享著一本又一本的繪本。
之後,又將讀書會延伸成勞作、烹飪……她仔細觀察下來,發現孩子尤其喜歡烹飪,因為在等待食物做好的時間,孩子可以分享繪本,等料理完成後,孩子還能將成品吃下肚,獲得的成就與滿足,在孩子的臉上一覽無遺。
母乳、全職或職業媽媽.都能在這找到支持
來到這個空間的孩子們,各個都熱愛分享與展現自我,除此之外,小樺老師也希望媽媽們來到這邊,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也因為大家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口耳相傳下,招收的孩子年齡層不斷下修,現在教室裡甚至出現才剛滿兩歲的孩子。
這些年紀小的孩子們初來乍到,總會表現出那麼一點的害羞,但不要緊,孩子們聚集在同一個空間,小樺老師通常都會先從故事分享開始破冰,孩子也會在這個時機適應環境。
慢慢的,你會發現,原本膽怯的孩子,會開始變得活潑,甚至樂意與其他小孩社交和分享。那麼小的孩子聽聽繪本當然可以,但要上烹飪課?他們能做什麼呢?「他們什麼都能做,而且能做得很好!」小樺老師自信答道。
家長放手的程度,決定孩子能力的高度
「烤餅乾!出錯的機率最低,不僅變化多,烘烤出來的成品更是可愛且美味。」無論是年紀小的孩子,又或是初學者,小樺老師認為烤餅乾是最適合孩子踏入烘焙的入門款。從業以來,小樺老師帶過許多孩子,最有感孩子的能力,其實遠高於父母的想像,為什麼我們卻都感受到孩子似乎無法獨立無成事情?原來問題出在父母不放心讓孩子去做。
每一個小動作經驗,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累積
烘焙教室裡,一個簡單的清洗、切菜動作,老師只需要給予一個簡單精準的指令與夠有彈性的時間,孩子便會知道該如何去操作;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將動作拆解成他們理解的語言,如:用量匙量取材料時,小樺老師會挖起一座小山般的麵粉說,「這不是一匙,這是一座山,一匙指的是一平匙,我們現在要製造3級地震囉!請輕輕搖晃小手把山震成平地,這才是我們要的一平匙」,依循著這樣生動的形容,孩子們都能清楚理解並完成這個步驟。
除此之外,透過老師安排公用盆裡的麵粉量和挖杓樣式,讓孩子練習抓握挖杓的姿勢,這會影響孩子舀麵粉的順手度,而孩子的謹慎度則會影響挖舀的份量和時間,藉由多次的練習,讓孩子對工具的使用及對數字的掌握都有所成長。
同桌輪流必須耐心等待及禮貌對話,也是爸媽和孩子可以一起體驗的過程,透過親子一起進行各種不同的步驟,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對話和了解,也可以看到其他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模式。
民以食為天,飲食與生活密不可分
對小樺老師來說,烘焙的最終意義,是讓孩子能對「生活有感覺」,了解每一道餐點從食材的取得到煮飯的過程,都是得來不易且需要努力,也能在食物身上學習到感恩與知足。當知道餐點的製作過程,自然而然地會想追求更健康的飲食,透過熟悉食材特性和配比,能調整出更適合自己及更健康的餐點。
食物有著超乎我們想像的能力,不僅可以填飽肚子,更能治癒人心。因此,與其說來上一堂烘焙課,小樺老師更喜歡大家稱之為「來玩吧!」這間教室裡,孩子被允許犯錯,也不用怕犯錯。被拌入歡笑與努力的麵糊,最終將會烤出一個名為「幸福」的蛋糕。
.圖片提供/媽媽play親子烘焙
(延伸閱讀:米其林餐廳在你家!孩子做飯、擺盤樣樣行,只要父母敢放手,台灣版小小廚神就在妳家!)
(延伸閱讀:善用空間、家具教孩子生活自理和創意!看三寶媽如何把「家」翻轉成孩子的大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