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書案幫助大】一紙計畫書與醫師完美溝通!動眼神經被讚:月子中心中唯一沒有傷口的產婦
「懷孕初期,或許是個性使然,身旁有許多友人認為我適合溫柔生產,恰巧有朋友以此方式生產,於是約她吃飯進一步了解,第一次見到生產計畫書,就是那時她與我分享的。」
不過,想嘗試溫柔生產、撰寫生產計畫書,一開始就面臨難題,動眼神經表示,由於自己有醫療背景,加上身體不特別硬朗,心中對於醫療仍有一份依賴,在醫院、診所較能使她安心,於是決定於信任的婦產科診所生產,同時希望以溫柔生產的方式來進行,但「溫柔生產在一般婦產科診所究竟要如何執行?」
在懷孕24週左右,動眼神經抱著心中的疑問,嘗試和產科醫師提出自己的想法,沒想到,醫師不但未拒絕討論,還滔滔不絕分享過去執行溫柔生產的經驗,並隨手拿出生產計畫書讓她參考,「當下醫師的反應真的讓我很意外,而且醫師手邊還有範本!顯然醫師很願意與產婦溝通,或許只是多數產婦未詢問起,其實在醫療院所,溫柔生產是有機會可以嘗試的。」
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來規劃
因為是第一胎,對於生產僅能透過想像、書籍來增加對生產過程的認識,不過,書上的說法也不盡相同,動眼神經以能讓自己最舒服的方式來做選擇,例如:「許多人認為有陰毛保護較好,但對我而言,剃除陰毛於產後護理上較為方便,所以我就自己事先除毛。」
而從小聽到生產最駭人的過程就是剪會陰,光想像都讓人覺得痛,但從書籍中獲取生產知識後,也才發現全世界剪會陰的趨勢不斷下降,透過會陰按摩能增加其彈性,避免撕裂傷。「當時除了和醫師達成非必要不剪會陰的共識之外,也上孕婦瑜伽課程、大約28~30週左右開始,每天都會做會陰按摩來增加會陰彈性。」
動眼神經也自信地分享,「生產後,最感動的是達到無傷的境地,連一級會陰裂傷都沒有,不需縫也無需護理,當時醫師巡診時,還特別誇讚自己是整棟月子中心裡,唯一沒有傷口的產婦」。不過,能夠如此完美地將寶寶生下來,其實也和體質與用力的方式有關,「若能跟著醫師的指令,慢慢用力將寶寶娩出,就能將撕裂傷降到最低。」
與醫師溝通順暢,讓老公接住寶寶的體驗最為深刻
討論生產計畫書的過程中,醫師也特別支持動眼神經與老公的各種想法,並依診所能提供的服務來給予建議與調整。「在生產計畫書上,原本希望可不綁胎心音監測器,但醫師認為綁著較為放心,於是我們溝通討論後,決定採取間歇性胎心音監測,大約一小時監測15~20分鐘,其餘時間就能自由活動」,對於動眼神經希望能儘量減少醫療介入,醫師也表示過程中不使用產鉗,有必要時才會採真空吸引方式來介入。
在生產計畫書中,動眼神經也寫道:「希望醫師能引導老公接住寶寶」,起初醫師以擔心寶寶身上的血液與黏膜過滑,爸爸無法順利將寶寶接住,寶寶容易有墜落危險,以及從未這樣執行過的理由拒絕,但後來幾經考慮後決定嘗試看看。
「當醫師將寶寶拉出交給老公抱住的那一刻,老公很感動,這算是整個產程中,身為爸爸的他唯一參與的階段,而能成為接住寶寶的第一個人是很重要的回憶,他還形容:抱著剛出生的寶寶,觸感有如抱著一條魚,滑溜滑溜的。」
有趣的是,經過此次經驗後,該名醫師於兩人身上發現了這個動作對爸爸的重要性,竟也受到影響,時常向日後前來診所生產的產婦們詢問:「妳的老公會不會想接住寶寶?」,更看見了許多爸爸感動流淚的瞬間,相信這份經驗比親手剪下臍帶更為深刻。
了解產程、解除恐懼.意外插曲都是獨特體驗
談及對於此次撰寫生產計畫書的感想,動眼神經說:「應該是對於生產比較不害怕!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一直被灌輸產痛僅次於斷指痛的觀念,對生產一事總是感到恐懼,卻不知道可怕在哪裡,電視連續劇中僅演出陣痛、破水,緊接著生產,其實中間有許多細節需要去了解,若能想像生產過程,知道該進行哪些步驟,就不會怕。」
她形容,如同前往登山,若知道上山的路徑怎麼走,路上會遇見哪些岔路等,內心會更為踏實有安全感,寫生產計畫書也是如此,一邊幫助自己了解產程,一邊也解除了心理上的焦慮與不安。
「在看了書、做功課認識產程後,腦海中會浮現許多想做到的事,但真正生產時,並不一定每件都能完美達成,所以撰寫生產計畫書,也要能調適心情與想法,告訴自己不會因為未達成某些事,就對寶寶不好。」動眼神經舉例,本來預計不施打無痛藥劑,但生產時,恰巧在夜間時段落紅、陣痛,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未能休息,擔心自己生產時沒有力氣,於是也打了無痛,小睡了片刻來補充體力,這並未影響整個產程與寶寶,「不過,因為打了無痛,身體太麻了,後來也就沒有再補打麻藥,進產房時,已經幾乎是無施打麻醉藥的狀態,整個過程都能感受到生產時的劇烈疼痛。」雖然這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插曲,不在計畫書之列,卻也成為此次生產旅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體驗。
動眼神經
為YOUTUBE頻道的「眼球中央電視台」共同創辦人暨製作人,個性愛好自由,擁有各種創意點子,近期多了新手媽媽身分,時常於社群平台分享育兒日誌與寶寶小誒寶的成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