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幫忙當作「理所當然」:天下無不勞而獲之事,每個幫助都是靠關係累積而來

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生侮謾是很常會有的一件事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該提醒自己,對待親朋好友、家人、情人,該有的人際界線,還是得仔細拿捏。
就好比說「順手幫忙」這件事情好了。許多人在親密關係裡,或是在和家人的互動之間,「順手」就成了「理所當然」,對方生氣時,還會反過來斥責他說:「這只是順便,有需要這麼在意這些小細節嗎?」(推薦文章: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到底好不好?遇到教養衝突時,爸媽們可以選擇這樣溝通!)
但世界上可沒有不勞而獲這種事情。每一份順便,都是你們的關係累積而來的,要不是你們有這一層關係在,對方並不會幫你這些事情;而把對方的順便視為理所當然、給對方不好的態度,往往會使得對方越來越不願意「順便」幫助你,你們的關係也就漸漸地受損了。
當然,這並不是要你說,對於對方的付出,都要用對待陌生人那樣大力感激,但是相互幫忙,以及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是時候展現出來。
如此一來,關係才不至於受損,情誼才能保持下去。
關係是波動的,相互付出才不會失衡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相互性(reciprocity)」,形容的就是這份道理。一段關係的平衡,是波動的、動態的,雙方一來一往的付出,才不至於失衡。
有很多不好的關係,往往是相互性沒有拿捏好造成的,例如感情當中,總是一方付出得比另一方多,如此累積下來的結果,常常是到了某一個關頭,付出的那一方再也不想付出了,覺得自己很累、在感情中失去自我。(推薦文章:楊丞琳:維持感情長久關係的秘訣,我們都要忠於自己 )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任何想要長久維持的關係裡,我們都該時而檢視一下,對方與自己的平衡,是否拿捏得當?會不會都是對方為自己付出太多?自己又總是怎麼回應對方的付出?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試著敞開心房,邀請對方把心裡話說出來:「會不會在這段關係裡,覺得自己總是付出得太多,因而感到很累?」「有沒有什麼需要我調整的地方?可以告訴我沒關係。」
若自覺付出太多,請溝通

請記得,所謂的敞開心房,就是真的得敞開心房,無論對方有再多的抱怨,那都是對方真實的情緒,這並不是你的錯,只是你們之間需要一些溝通,才能讓相互性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而已。
反過來,如果你總是付出較多的一方,我則會給兩個建議,第一個建議是,邀請對方為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辦公室當中,這次是你幫大家訂飲料,下次也許可以請別人在買午餐時,順便幫你買一份你的午餐;在朋友互動中,你負責先去電影院買票,請對方在來的路上順便幫你帶個飲料過來,都是相互性的展現。
第二個建議是,如果是比較親近的關係,而你總是付出得比較多的話,找時間告訴對方,你需要談談你們關係間的平衡,假設對方總是當耳邊風,或許就要考慮這段關係是不是你想要的關係了。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
文/別把幫忙當作「理所當然」:天下無不勞而獲之事,每個幫助都是靠關係累積而來
更多文章請見女力學,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