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劑12/24全面開打!除AZ外,滿18歲民眾自選混打,與第二劑相距5個月即可接種

陳時中提醒,第二劑及第三劑均可混打,高端都在選擇名單中,這是民眾自己做出的選擇。不過,有些國家對疫苗的入境限制,大都只承認WHO認證疫苗,高端目前不在名單內,「想打高端的民眾要注意,做出對自己最佳的選擇。」
第三劑追加不含AZ.第二劑全面開放混打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會昨天開會,專家達成共識,確認第三劑接種時間仍然維持與第二劑間隔5個月。因疫苗供貨充足,建議開放民眾選擇疫苗,「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陳時中表示,第三劑追加劑的接種,ACIP建議,對象為18歲以上民眾,除了AZ以外,其餘三個廠牌均可,只有莫德納為接種半劑量,BNT和高端則為全劑量,mRNA疫苗或蛋白疫苗有不良反應者可考慮接種AZ疫苗。
至於第二劑也是全面開放混打,陳時中表示,建議以同一廠牌完成兩劑接種,「但如想混打,沒有強制限定」,主要是間隔時間不同。
第一劑打AZ者,第二劑可打其他3種廠牌,間隔至少8週;第一劑接種莫德納或BNT者,則可接種不同廠牌的mRNA疫苗或高端疫苗,間隔則為4週。
第一劑接種高端,經過醫師評估可打mRNA疫苗,以全劑量接種。
中研院染疫報告出爐!研判3種可能感染途徑
在中研院P3實驗室研究助理染疫案後續方面,陳時中表示,中研院於昨晚10時送交初步調查報告,整理3大感染暴露風險因子,分別為「未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實驗動物操作」、「個案和其他實驗室人員個僅穿著一般防護裝備」、「防護裝備穿脫過程未依照SOP進行。」
根據3大感染暴露風險因子,中研院研判感染途徑可能有3種:
1.呼吸道直接暴露受汙染的墊料粉塵、染疫動物受刺激而引發噴飛沫或氣膠的環境。
2.手套表面因直接操作染疫動物被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時,接觸臉部口鼻等部位而感染。
3.防護裝備外層在操作區遭帶有病毒之物體表面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時,使口鼻暴露於脫卸過程而感染。
陳時中表示,將在於本週四開會審視這份報告及討論相關懲處。預計2週內提出外部專家小組調查結論及建議,屆時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4條等法規對中研院進行懲處,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
疑似本土個案等三採結果
在疫情方面,今天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1名疑似本土個案,還在判定中。該名疑似個案為台北市1名女性,日前因有陪病需求,到醫院採檢,意外確診,目前Ct值31,正等待三採結果。
陳時中表示,該個案Ct值相對高,複驗目前陰性,接下來會再檢驗一次,只要是陰性就不會列案,如果是陽性,將進一步判定。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名個案檢體的檢驗問題較多,雖然抗體都是陰性,且周圍的人檢驗都陰性,個案本身血清上檢查都沒有抗體產生,但仍須謹慎一點,等三採結果出爐之後再判定。
今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男、4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義大利(案16917)、美國(5例,案16918-16920、案16922、案16926)、德國(案16921)、法國(案16923)、巴西(案16924)、越南(案16925)及菲律賓(案16927)入境,入境日介於12月5日至12月19日。
【延伸閱讀】
.研究女助理未在「生物安全櫃」中操作病毒,中研院坦承6大疏失,已採檢270人皆陰性,仍維持二級警戒
.春節檢疫方案上路,選7+7人數最多!入境未訂好集中檢疫所、居家檢疫期間外出直接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