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影音專區> 親子好好玩> 《誰說分數不重要》,學霸媽媽:說分數不重要的人,絕對是騙人的!天底下沒有父母不重視分數

《誰說分數不重要》,學霸媽媽:說分數不重要的人,絕對是騙人的!天底下沒有父母不重視分數

學霸媽媽坦率的表示:「我當然要求孩子一定要很努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告訴各位,說『分數不重要』的人,絕對是騙人的。天底下沒有父母不重視分數!」

不必「只在乎成績」,但「分數不可能不重要」

     成績考核,目前仍是評選人才的最大公約數。不論父母或孩子,不論在體制內或體制外,最終,成績都成為是否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考核依據。這代表著,成績,就明明白白是全世界目前公認為「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咱家小子之一的班上有個超級學霸,不論國英文數史地自然,甚至音樂美術體
育,橫著考、豎著考,樣樣「吉霸昏」。動靜皆宜、文武雙全,萬中選一,不只是人中之龍,堪稱「龍中之龍」。

   在孩子單純的勝負優劣觀念中,他神人級的課業表現象徵著各方面必定零缺
點,他的每一句話都不容懷疑,每一個舉動也無可挑剔,他是永遠的政治正確者,所有同學羨慕他、崇拜他、服膺他,眾星拱月捧著他,他的爸媽當然也走路有風。

   同學都很好奇他是怎麼辦到的。「我每天都非常用功,極度用功。我要求自己考到一百分,做到最好!」這個孩子回答。

   家長們也紛紛向他的媽媽求教,學霸媽媽:「我當然要求孩子一定要很努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告訴各位,說『分數不重要』的人,絕對是騙人的。天底下沒有父母不重視分數!」

   當下,我的腦袋「叮咚」一聲,馬上捫心自問:「那我自己重不重視孩子的成
績呢?」是,沒錯,即使始終堅守著「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與空間」、堅信「自由、愉悅而完整的『自我學習歷程』,才是奠定『終身學習』的真正基石。」,但是我必須坦承:我確實一樣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

「我才不在意孩子的成績!」真的嗎?
我陸續問了十個好朋友,沒有半個人能瀟灑地說:「對!我完全不在乎孩子的
成績!」
「孩子考壞了,我當下會很沮喪,之後會冷靜下來,找出問題所在!」
「孩子考得好,真的會覺得比較不擔心他們的未來啊!」
「會要求孩子要有一定的學業表現,有獎賞也有懲罰!」
「雖不是極度重視,但也有重視個七八成吧!」

    隨口做個田野小調查,已足以讓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心底深處都重視成績;或許有完全不看重者,但絕對是少數。那為什麼總是有人口口聲聲地說「分數不重要」呢?站在新教育理念浪頭上的教育先進們,也真的完全不在乎自家孩子的成績表現嗎?

成績真的不重要嗎?網路安慰劑或許只能暫緩父母的焦慮、疼痛

   為什麼網路社群上每當有媽咪訴苦說自家孩子考差時,總有父母會跳出來獻上諸如此類的安慰劑呢?
「成績不重要啦,品格才重要!」
「成績不重要啦,孩子快樂才重要!」
「成績好,將來也不見得能賺錢啊!」
「書讀不好,但有成就的人還不是大有人在!」
「這世上能成功的人未必都會唸書啊!」
「唸到博士還不是有人去賣雞排,免驚!」

   既然大多數的父母都重視孩子的成績,我相信這些話語充其量只是「瞬間的鎮定劑」,作用在於短暫止痛、抑制住父母當下的混亂焦躁,但往往第二天太陽一升起,父母的內心必再度翻攪難安。



   這些看似立論正確的麻醉劑非常好用,會讓人有藥到病除的錯覺,但喧騰一時之後,父母沒有例外地,又會跌坐愁城。於是:孩子考壞→父母焦慮討拍↓短暫止痛,成了無止盡的循環。

不論東、西方,評選人才的標準,依然是靠「成績」

    為什麼這一句句看似邏輯無誤的話語無法根治父母的焦慮?難道只因為孩子考差,父母自己覺得丟臉難看嗎?成績到底重不重要?看看孩子在進入每一個階段所需要面對的考核標準,就會知道,大家都不可能真的擺脫分數的綑綁。

   很不幸的,不論孩子走到哪一個階段、進入哪一個領域,而且不論在東方或西方,評選人才的最基本與最通用標準,就是走不出「成績」的俗套。想搶入聲望好的私校,需要筆試;十二年國教雖強調「免試入學」,但諷刺的是,「會考成績」卻是評比的要項;每個高中生,沒有例外地,畢業半年前就得面臨所有科目的「基本學力測驗」,並做為申請大學的最大依據;想選擇技職路線,打算繼續升學的都得面臨「統測」的篩選;即使想逃避國內體制的枷鎖,申請國外大學也必須亮出國內在校成績的GPA,要提供中英文成績單,有些學校甚至要你亮出在校排名或指定科目的PR;美國的大學幾乎都不招收核心科目拿到D的學生。

忽略成績,焦慮不會因此消失,而應直面內心找到適切的生存法則

   有評比,就會有高下,有高下,就會有暫時的勝出與輸家,有輸家就一定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傷心、焦慮、擔憂、害怕。這些情緒需要撫平,但不代表從此就能認為成績不再重要,更不代表忽略了成績,焦慮就從此消失。

    相反的,正因為它是所有父母孩子在求學階段焦慮感的最大來源,而且難以根除,我們更有必要直指自己的內心,更有必要務實的面對它,找出看待它的最好角度與最適距離,摸索出在體制內最適切的生存法則。
(延伸閱讀:管教的勇氣,親子作家彭菊仙:「媽媽我不怕得罪你們,只怕沒把你們教好!」
(延伸閱讀:媽媽在考試前一週,帶孩子出去玩,被朋友酸:「女兒成績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