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該從幾歲開始著手?小兒科醫師和教育專家這麼說
肚子裡的寶寶其實聽得懂故事?
親愛的媽媽們,你們是否曾被各類關於胎教的說法搞得暈頭轉向,忍不住懷疑胎教的真實性?其實關於胎教,目前已有大量的科學研究實證了。
現在請你想像一下,當我們游泳沉在水底時,是不是聽不太到岸邊的聲音?同樣的,被羊水包圍的寶寶對外界的聲音反應並不敏感,但寶寶仍然具有聽覺,聽覺傳達仰賴的是寶寶的「頭骨」。根據一篇2014年在Pediatric小兒科醫學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指出,胎兒對於媽媽的聲音反應最為敏感,更有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能分辨母親的聲音,也能分辨是否是母親念過的故事。看到這,你一定滿心存疑,難道胎兒聽得懂我們的話語嗎?
國內閱讀教學權威、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指出,念故事給胎兒聽,重點不在寶寶是否聽懂,而是熟悉父母聲音、音調高低和故事節奏,所以,在媽媽懷孕時,爸媽輪流唸故事給肚子裡的寶寶聽,可以說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
推薦閱讀:「孩子總愛讀同一本書」其實是學習語言的必經過程!親子共讀從興趣切入,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圖/MindDuo親子共讀提供)
從胎兒到新生寶寶,新手爸媽的閱讀養成術
不過,難道這些研究就意味著當媽媽在懷孕時就得花上大筆的購書費用了嗎?
不要擔心,小兒科醫師表示,胎教雖然重要,但不必在懷孕時就急著準備大量的書籍,如果準爸媽平時就有睡前閱讀的習慣,可以輕聲念一則短篇小文就好,素材內容沒有限制,但如果想追求更理想的效果,可以挑選內容簡單、有韻律性的小品文或歌謠,讓寶寶習慣故事節奏。另外,醫生特別提到,閱讀胎教很適合准爸爸共同參與,由於寶寶不在爸爸的肚子內,爸爸可以透過念故事給寶寶聽,增加寶寶的聽覺刺激和胎內記憶,提早培養和孩子的好感情。
柯華葳教授建議,寶寶出生後,可以在家中挑個氣氛溫柔舒適的地方,先抱著寶寶,讓爸媽和寶寶都在安穩舒服的狀態下,再把書拿到寶寶面前。接著,從介紹封面開始,比如媽媽說:「今天的故事是《貝雷的新衣》,作者愛莎‧貝斯寇,繪者愛莎‧貝斯寇,譯者林真美,作者既寫故事也畫畫,是一本翻譯書。」
媽媽讀完封面後,翻至書名頁,再念一次,每翻一頁,請停一下,讓寶寶有時間把前一頁的故事消化。如果寶寶搶著翻頁,可以試著問:「迫不及待看後面的故事了嗎?」暫停一下,如果寶寶還是想翻頁,就讓他翻頁;如果寶寶中途不想看,也記住,千萬不要勉強。
(圖/MindDuo親子共讀提供)
寶寶看不懂書,那寶寶看書看的是什麼?
《教出閱讀力》一書中回答,寶寶看書的主要用意有三:「書本概念」、「讀的習慣」、和「讀的興趣」。
前一段提到,爸媽念故事書時,應該從封面的資訊開始,主要是希望養成孩子從封面發現書本訊息的習慣,念完故事後,爸爸媽媽闔上書時也請說:「念完了」,讓寶寶清楚一本書的開始與結束,養成「書本概念」。柯華葳教授說,孩子的書本概念是透過經常翻書產生的。第一次看書的孩子不知道看書的順序和拿法,有的寶寶「反」著拿也看的津津有味。所以要讓孩子常有翻書的機會,孩子才能一拿到書,就知道從何讀起。
此外,從寶寶開始閱讀,是為了培養孩子自動閱讀的習慣。因為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所以爸爸媽媽可以選擇每天固定一段時間,抱著寶寶閱讀,時間長短不是重點,重點是「持續」。比如說,每天的睡前時光,是親子共讀的好機會,因為寶寶睡前需要安靜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利用這個時光,用故事伴著寶寶入眠,進而形成一種每日儀式,建立閱讀習慣。
(圖/MindDuo親子共讀提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提醒:如果寶寶中途不想聽故事了,千萬別勉強他們繼續,因為養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孩子閱讀的興趣。柯華葳教授提醒,爸媽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