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嬰兒血管瘤,家長好著急!醫:大多數無須治療
小草莓媽媽抱著女兒至診間時,煩鬱焦急之心溢於言表,小草莓才4個月大,活潑可愛,生長曲線發展不錯,但掀開衣服,後背前胸卻冒出好幾顆鮮紅色血管瘤,因為皮膚白晰,看起更為顯眼,確診為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示意圖
多屬良性.無須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指出,嬰兒血管瘤 (infantile hemangioma)發生率約5%,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較常發生在女孩、雙胞胎、低體重新生兒、早產兒,以及白人,作用機轉不明。
大部分的嬰兒血管瘤不大,慢慢消失,無須治療,但少部分嬰兒血管瘤有如「一眠大一吋」,在1到3個月時,快速生長變大,影響外觀,讓家長十分擔憂。
以小草莓為例,出生時,全身即佈滿了多顆大小不一的血管瘤,連眼皮、耳朵、後腦杓都有冒出紅點。出生兩三個月,大部分血管瘤消失,但有一顆血管瘤卻越長越大,已經超過2公分,有如一顆紅寶石。
推薦閱讀:嬰兒血管瘤是天使的印記,好讓天使隨時關照孩子!醫:八成五不需要治療,新手爸媽不驚慌
家長須注意.生長位置、體積大小、型態
嬰兒血管瘤是否需要積極治療?呂馨詠表示,這與生長的部位有關,如果血管瘤長在呼吸道上,可能造成孩子出現低沉咳嗽聲,類似哮吼,嚴重時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最怕的是,血管瘤長在眼睛附近,除了讓眼皮下垂,病灶看起來怪異之後,對視力也會造成影響;再者,嬰兒血管瘤如果面積較大,或剛好長在容易摩擦處,可能持續潰瘍發炎,引發疼痛、流血,日後還會留下疤痕。
呂馨詠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寶寶皮膚變化,如果血管瘤體積較大,或位置、型態可能影響孩子健康或外觀時,應在孩子滿1個月之前積極就醫,在醫師評估下,讓幼兒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嬰兒血管瘤示意圖
如果長得部位較為特殊,且偏大,家長可考慮雷射或其他外科治療。至於表淺小顆的血管瘤,可以塗抹外用製劑(timolol)來縮小血管瘤。
不過,許多家長擔心才出生一兩個月的寶寶持續用藥,會不會有安全上顧慮或影響發育?對此,呂馨詠表示,相關藥物對大部分兒童都是安全的,只有極少數小朋友口服後,出現心跳變慢、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副作用。
延伸閱讀
.寶寶身上出現鮮紅斑點,嬰兒血管瘤需要治療嗎?醫師建議:盡早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期
.嬰兒血管瘤懶人包,皮膚科醫師:出生3個月內是關鍵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