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被小事激怒怎麼辦?學習適當表達情緒的方式
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當孩子因為情緒而做出不當的暴衝行為時,往往會破壞他在班上的人際關係,而這又進一步惡化了他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與師生關係,最後,不僅孩子痛苦,爸媽也受苦。因此我們知道,不當的情緒管理會帶給孩子深遠的負面影響。
所以,如何在你生氣、激動、焦慮或是難過等情緒下,在當時的環境中做出合宜的反應,這種能力就是情緒管理。而在從情緒產生到做出行為,中間的過程有一個很重要的樞紐,就是大腦的思考與想法。
推薦閱讀:孩子情緒發展有異狀?6點可觀察 ,2歲是調整情緒力關鍵
(教導孩子如何做好情緒管理,是爸媽關心的教養問題之一。圖/shutterstock)
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爸媽可以這樣做
我們的情緒隨著大腦的發展與經驗的累積,慢慢邁向成熟,因此大人的情緒狀態往往比青少年穩定,而青少年又比小朋友平穩些,這些都是大腦成熟跟經驗學習的結果,所以除了時間(大腦發展)因素外,學習(經驗)怎麼管理情緒也是關鍵。
學習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情緒有哪些、自己處在什麼樣的情緒狀態裡,然後才能學習如何管理。推薦閱讀:你的孩子無法好好表達情緒嗎?陪孩子看《腦筋急轉彎》,教孩子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圖/shutterstock)
1.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知道自己是開心、是難過、是生氣、焦慮還是緊張等,就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孩子天生就對別人的情緒很敏感,但往往很難馬上知道自己的狀態;但是我們大人可以協助扮演這個腳色,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表情言行、所處的環境以及所遭遇的事件中,推論孩子現在的情緒,並且描述給孩子聽,包含:「我看到你現在不說話,是不是因為剛剛……,所以你現在很難過?」、「我聽到你剛剛在房間裡在念些什麼,是不是因為明天要……,你現在有點緊張?」
當你對孩子這麼說時,孩子逐漸能夠從你的引導中認識到自己展現情緒的方式,以及引發這些情緒的原因,他會想:「喔,原來我坐立不安這是緊張,而我會緊張是因為明天的考試……。」
(爸媽須幫助孩子評估情緒的強度。圖/shutterstock)
2.幫助孩子評估情緒的強度
每種情緒都是有層次和程度的,展現方式也不一樣。例如,同樣是難過的情緒,有的孩子會一個人靜靜坐在椅子上啜泣,有的孩子會找朋友講話、有的孩子則是會在課堂上痛哭不止。因此,孩子除了要知道自己處在什麼情緒下,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去評估情緒的強度,以及他怎麼表現出這些情緒(展現的方法,以及對環境影響的程度)。
利用溫度計的概念,我們可以將情緒用數字劃分出不同的程度。以生氣來說,我們可以請孩子從0分到10分(數字越高越嚴重)評估自己的生氣程度,並且帶著孩子去看看不同分數下的生氣,會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反應,以及通常會做出什麼行為,不只壞心情可以用,好心情也適用。
情緒溫度計的好處,是它概念清楚,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又可以將抽象的情緒轉換成具體的數字。不但孩子很好理解,也讓大人可以掌握孩子的情緒狀態,孩子評估時,也會慢慢學習到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係。3.教導孩子情緒管理的技巧
一般來說,當孩子能夠確切描述自己的情緒種類,以及評估情緒的強度後,他也開始會有能力去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但常見的問題是,孩子往往不知道為什麼要處理情緒,因此我們可以和孩子就他的經驗,先討論有哪些情緒反應的結果是孩子不喜歡的,從這個部分和孩子討論如何減少不喜歡的結果,並且帶入情緒管理(錦囊妙計)的技巧。
困擾每個孩子的情緒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幫他從過去的經驗中,整理出幾個曾經試過並且有幫助的方法,作為他的錦囊妙計。如果孩子過去沒有處理情緒的經驗,爸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幾種可能引發麻煩的狀況,以及應對的方法。
在跟孩子討論錦囊妙計時,有2點原則:
原則1.轉移注意力:孩子有情緒時,常常會在當時的環境越陷越深,因此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困住他的環境、想法或是人事中抽離出來。
原則2.自我對話:爸媽可以教孩子使用自我語言教導法,並且大聲唸出來示範給孩子看。這是一些告訴自己去做(或不要做)某些事的簡單句子,例如:「他讓我很生氣(情緒),我現在要離開教室(行動/策略)」、「我現在很生氣(情緒),所以我要跟老師說我需要洗把臉(行動/策略)」、「我很緊張(情緒),所以我要做一下深呼吸,再繼續下去(行動/策略)」
這些句子練習久了,就會變成孩子思考的慣性,而合理的思考會進一步引發適當的行動。
情緒是天性,只有當孩子展現情緒的方式與強度造成干擾時才是問題。
書名/《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出版社/禾禾出版
延伸閱讀
.【愛從了解開始】當孩子鬧情緒,父母常有7大錯誤心態!
.情緒管理怎麼做?當孩子情緒失控哭鬧,10個方法讓情緒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