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睡覺、時常夜醒?好眠師3招入睡原則&培養作息2技巧
寶寶3歲前,大腦處於劇烈發展階段,在入睡時,其大腦神經會如同繁忙的高速公路縱橫交錯,車子不斷來往般活絡,幫助大腦發展感知與認知能力,好眠線上學苑創辦人好眠師姜珮表示,讓寶寶擁有健康的睡眠,如同餵養大腦吃營養的食物,對於免疫系統的建立、日後的學習專注力都會有正向影響。在心理方面,寶寶較不容易出現焦慮情形,即使是天生氣質較為難帶的寶寶,良好睡眠也有助於平穩情緒。
(寶寶一天會有好幾次小睡,爸媽須了解其睡眠型態。圖/shutterlock)
0~1歲睡眠型態
寶寶的睡眠型態隨著週數、月齡的增加有所轉變,每一階段也有其相對應的正常睡眠時數,通常為一區間,例如:滿月前的寶寶一天睡眠總時長為18~20小時,白天會出現多次小睡;0~3個月大時,一天大約睡15~17小時,白天小睡次數約3~5次;4~12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睡眠約12~16小時,白天小睡3~4次,會經歷3~2次的轉換時期。姜珮好眠師指出,爸媽可留意寶寶不同階段的睡眠總時數是否有在範圍內,並同時觀察其精神狀況,如此就能知道寶寶是否有睡飽。
在1歲前的睡眠型態中,爸媽須特別留意,寶寶3~5個月左右(一般以4個月做為分界)會出現睡眠模式的轉換,也就是俗稱的睡眠倒退期,睡眠模式由新生兒時期的2階段(淺眠期、熟睡期)轉變為4階段成人睡眠模式(入睡期、淺眠期、熟睡期與快速動眼期),此過程可想像為開車時,原來必經兩個坑洞,轉換為4個坑洞,寶寶容易出現睡不安穩,頻繁醒來的情況,這代表著緊接而來,寶寶將進入能自行入睡的階段,爸媽這時要避免過度干涉寶寶的睡眠或給予更多安撫。
(提供寶寶適合入睡的環境,並固定睡眠儀式。圖/shutterlock)
3招讓寶寶安心入睡
寶寶睡的安全、安穩,爸媽才能放心,姜珮好眠師建議,爸媽可留意並嘗試以下3個方法,讓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入睡更為順利:
1.安全舒適的環境
首先須提供安全的睡眠環境,美國兒科醫學會網站與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編製的兒童健康手冊中都有明確規範與建議,1歲以前的寶寶,應睡於獨立且四周欄杆升起的嬰兒床中,以仰躺代替趴睡,嬰兒床不放置床圍、床上不放置任何枕頭、棉被等寢具,以及娃娃、玩具等物品,避免5~6個月大的寶寶翻身時,因物品摀住口鼻而造成意外。
另外,舒適的睡眠環境要保持通風,室內溫度於攝氏23~24度較為合適。寶寶入睡時,也要避免穿過多、過熱,因寶寶散熱系統尚未健全,會增加嬰兒猝死症之風險。
2.減少刺激
在寶寶入睡前,儘量減少提供聲光玩具、3C產品,並不進行動態活動或逗弄寶寶,避免寶寶過於興奮而難以入睡;另外,過亮或吵雜的環境也不利於寶寶入眠,建議將嬰兒房內燈光調暗並降低音量。
3.固定睡眠儀式
在寶寶入睡前,進行溫和的睡眠儀式,例如:和寶寶說話、輕輕哼唱、說故事、為寶寶按摩、穿睡衣、換尿布等,每天進行的內容與順序固定且相同,幫助寶寶將這些活動與睡覺做連結,讓寶寶知道進行這些流程後就是該睡覺了。
寶寶不易入睡的2種情形
在排除寶寶生理上出現不適的情況下,若寶寶仍不易入睡,通常是爸媽將寶寶放於床上的時間提早或過晚,最常見為後者,當寶寶錯過睡眠時間,會難以入睡而出現哭鬧、焦躁不安或是興奮等反應,這時,爸媽也僅能陪伴寶寶度過這段不想睡的時間,隔天再做調整,因此,建議爸媽平時就要多觀察寶寶的作息時間,才能避免上述兩種情況的發生。
(掌握寶寶想睡的訊號。圖/shutterlock)
培養寶寶規律作息這樣做
通常寶寶3~4個月大以後,爸媽就能培養寶寶規律作息,除了可避免寶寶錯過睡眠時間而過度疲勞,也能讓爸媽事先預期寶寶喝奶、睡覺時間,可更有效率地規劃安排一天的行程,在為寶寶培養規律作息時,姜珮好眠師建議,爸媽可把握以下2技巧:
1.細心觀察
平時多觀察寶寶,了解寶寶的睡眠訊號,例如:打哈欠、活動力下降、雙眼無神、放空、注意力無法集中等,若能順應這些訊號,幫助寶寶發展規律作息更為容易。
2.作息紀錄表
若爸媽擔心觀察會出現錯誤或主觀感受,有時難以明確辨別寶寶想睡的徵兆,建議每天記錄寶寶的睡眠概況,填寫作息紀錄表,將寶寶入睡時間、夜醒時間、白天小睡次數、長度、睡覺的地點、寶寶起床時的心情或反應、寶寶於哪些時間點容易出現煩躁、當天的活動與飲食等,約記錄3~7天,即便是爸媽認為作息紊亂的寶寶,也能從中找出作息的規律性。
姜珮好眠師建議,在記錄作息後,將寶寶睡得較安穩或睡眠狀況佳的那一天作為基礎,來安排日後的作息,如此就能建立起寶寶的規律作息。
免費作息紀錄表下載/作息紀錄表
寶寶時常夜醒,怎麼辦?
姜珮好眠師表示,夜醒可能的原因很多,以下介紹較為常見的原因,並提供爸媽應對上的方法:
.寶寶生理需求:肚子餓需要喝奶,爸媽可調整寶寶喝奶時間,建議於睡眠儀式前進行,同時也要避免餵食過量,寶寶才不會出現腸胃不適而影響睡眠。
.作息影響:白天小睡時間過長或過短會影響寶寶夜間睡眠,爸媽平時就須留意並拿捏寶寶白天的小睡時長。
.睡眠依賴:寶寶無法自行入睡,需藉由爸媽餵奶、安撫、擁抱、搖晃、陪睡等才能入睡,並在一個睡眠周期銜接另一個睡眠周期時,尋求與入睡前的哄睡工具才能再入眠,若想長期改善此一問題,爸媽可嘗試降低安撫程度,或是讓寶寶練習自行入睡(滿4個月以上)。
.身體不適:寶寶可能因為腸脹氣、過敏、胃食道逆流等因素而造成夜醒,應尋求兒科醫師評估與診治。
.環境、爸媽干擾:睡眠環境過於吵鬧,另外,寶寶入眠後,也可能於淺眠階段發出聲音或哭泣,但其實並未真的醒來,這時別將寶寶抱起、哄睡,避免將寶寶吵醒打斷寶寶的睡眠。
.過度刺激:白天進行的活動過於刺激造成寶寶過累,或因寶寶於睡前接觸3C產品,都會造成入睡時無法完全放鬆,建議晚上以靜態活動為主,並提供較為舒服、放鬆的睡眠儀式。
姜珮好眠師
「好眠寶寶」創辦人,定居倫敦,第一位由FSI(美國家庭睡眠學會)和 IACSC認證的台灣嬰幼兒睡眠顧問。
網站/好眠寶寶
IG/haomianbaoba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