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幼兒園相關> 幾歲上幼兒園最好?2點評估與6大必備能力,讓孩子更快適應團體生活

幾歲上幼兒園最好?2點評估與6大必備能力,讓孩子更快適應團體生活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好呢?在上學前,若能具備6大基礎能力,入學後就能更快適應團體生活;若孩子尚未具備這些能力,爸媽也不必過於緊張,跟著兒童職能治療師的建議,在生活中多練習、累積,也能漸漸跟上腳步喔!

文章目錄

學齡前的孩子主要透過親密照顧者來學習與成長,但到了一定年齡,漸漸需要增加與他人互動經驗、熟悉團體活動,為邁入小學生活做準備,這時,先讓孩子上幼兒園就成為重要的管道。若能於適合的年齡入學,並讓孩子事先具備6大基礎能力,孩子將能更快融入校園生活。

幼兒園|幼幼班
(孩子3歲是適合上幼兒園的年紀,不過仍可視個別家庭的考量來決定入學年齡喔!圖/shutterlock)

幼兒園適合入學年齡

許多爸媽疑惑,孩子幾歲開始上幼兒園較好?兒童職能治療師俞廷瑋表示,通常3歲就讀小班,由於此年紀的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更為成熟,也能聽懂簡單指令,知道基礎的規範與禮節,多半能理解「等待」、「輪流」等概念,較容易適應團體生活。

若是有早療需求的孩子,建議3歲前先將重心放於個別能力發展上,入學前再評估狀況,也可從半日班開始適應。

不過,爸媽仍可綜合考量以下2面向來決定:

1.家庭需求

由於近年來雙薪家庭已是常態,許多幼兒園也因應此一趨勢開設幼幼班,若爸媽礙於工作無法兼顧育兒,也能於評估孩子個人特質,以及幼兒園老師的帶領後,讓孩子2歲左右入幼幼班就讀。

2.照顧者支持度

包含教養方式(是否過度寵溺或放任)、在家的遊戲方式(以操作玩具或3C為主)、陪伴方式(單純陪伴或會與孩子互動),若照顧者的支持度夠高,即使讓孩子4歲再進入幼兒園就讀中班也無妨。

提醒爸媽,4歲才入幼兒園就讀中班的孩子,比起其他同儕,相處時間少了一年,初期可能會花較多的時間適應班級、融入團體,若孩子適應能力與基礎能力發展不足,則需要花更多心力來追上同學。

俞廷瑋治療師表示,有些爸媽會擔心孩子上幼兒園後,容易生病、不適應團體生活、被其他同學欺負,或擔心孩子太早學習導致學到不正確的行為,但不論讓孩子幾歲上學都可能遇到上述問題,建議爸媽轉念思考如何讓孩子在此情境下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例如:孩子學壞習慣,可藉機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適應不良的孩子,可運用安撫娃娃、親師合作、培養信任感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克服。


(孩子入幼兒園前若能具備6種能力,對於適應團隊生活大有幫助。圖/shutterlock)

幼兒園入學前須具備6大能力

俞廷瑋治療師表示,孩子上幼兒園前,爸媽若能教導孩子,使其具備以下6大基礎能力,入學後,有助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1.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孩子每天需自行拿湯匙吃飯、穿脫鞋襪、拿水杯喝水,入學前就擁有上述生活自理能力可增加孩子的獨立與自信。

另外,會使用衛生紙擦口水;可在大人協助下擤鼻涕;因應疫情,能於大人協助下「戴口罩」並戴得住也都是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

2.表達需求能力

孩子會以表情、手勢或口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讓老師知道,例如:身體不舒服、想上廁所等,老師才能提供適當的協助。

通常幼幼班的孩子會有簡單的手勢、表情,或會說「便便」、「尿尿」等少量詞彙;小班的孩子則建議要學會明確表達。

3.問題解決能力

  在家中,孩子只要發出聲音,爸媽就能立刻知道孩子的需求,但於幼兒園,老師無法時刻關照每一位孩子,孩子要能主動嘗試解決問題。建議上幼兒園前,爸媽可適時放手,看到孩子有困難時,先等待讓孩子練習自行找方法,若孩子真的不會並且向自己尋求協助時再幫忙,如此當孩子進入團體後,遇到困難較知道該如何向老師尋求幫忙。

4.社會互動能力

孩子入幼兒園,第一次要長時間進行團體生活,有許多用品、事物都須輪流使用,若孩子能事先具備等待、輪流等基礎社會互動能力,可幫助更快融入團體。

特別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孩子較少有和其他同齡孩子互動相處的經驗,入學後容易感到害怕。建議爸媽,平時帶孩子至公園玩時,可教導孩子練習排隊、等待等禮節,並帶孩子觀察其他孩子在玩哪些設施、認識新朋友;爸媽也能於玩遊戲時,和孩子一人拿一個,練習輪流概念。

5.觀察模仿能力

孩子具備觀察模仿能力才能於團體生活中學習。爸媽平時可播放律動歌曲或童謠,觀察孩子是否能夠跟著唱跳、模仿簡單動作、哼唱等。若孩子觀察模仿能力足夠,入幼兒園後在學習上學的快,較不會產生挫折感。

6.聽懂指令能力

聽懂簡單的規則與兩步驟指令,例如:先坐好再玩、幫忙老師拿東西等。如此才能正確執行老師想要自己做的事,比較不會緊張、不知所措而感到焦慮,孩子更容易融入群體生活。爸媽平時可請孩子幫忙拿碗、拿遙控器等事來讓孩子練習。


(生活自理能力平時該如何練習呢?擰鼻涕對於孩子而言不容易,但爸媽仍可透過小技巧來讓孩子練習。圖/shutterlock)

生活自理能力的3個練習

平時想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怎麼做?俞廷瑋治療師分享培養孩子以下3種能力(吃飯、穿襪、擤鼻涕)的方法,讓爸媽參考:

1.吃飯

首先釐清孩子是「不會」或「不想」自己吃飯。

若為前者,可藉由遊戲來促進手部抓握的成熟度,例如:洗澡時,和孩子玩撈魚遊戲,將玩具放入澡盆,請孩子以湯匙將玩具舀進大碗裡;若為後者,可採部分妥協的方式增加孩子的動機,例如:和孩子約定「我餵你兩口,你舀一口」、「我餵一口,你舀一口」等,依此類推來引導,記得一定要在孩子自己做到的當下給予大大的讚美,如此就能逐步養成自行吃飯的能力。

2.穿襪

將襪筒撐開到穿起襪子,需使用三點抓握能力,若穩定度不佳,將影響穿襪流暢度。

另外,孩子要區辨襪子正反、上下,及後跟對齊的位置,對於空間概念不佳的孩子,爸媽也需給予明確的提示。建議挑選襪子上有「圖案提示」(可區辨上下、正反)、「兩側有明顯邊界」(練習對齊雙側)、「止滑底部」(區辨上下底)、「中低襪筒」(襪筒兩側有圖案,可具體讓孩子知道手要抓的位置),並選用鬆緊度較鬆的襪子或大人的襪子來練習。

3.擤鼻涕

和孩子玩「鼻孔出氣遊戲」,可將衛生紙放於孩子的鼻子前,當孩子用鼻子呼氣時,衛生紙會往上飛,這樣的即時回饋,可幫助其學習擤鼻涕的動作。

基礎動作學會後,爸媽可於洗澡時和孩子玩「下雨了!把雨水趕出來」的遊戲,使用蓮蓬頭從頭部往下淋,當孩子的鼻子微微進水時,順勢練習擤鼻涕的動作,把鼻子裡的水擤出來。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進入幼兒園,應是讓孩子有學習上的目標!選擇幼兒園的第一步,爸媽要了解孩子具備的能力,釐清想要孩子學習的大小事
公幼、一般私幼的孩子,不念雙語幼兒園,真的不會輸在起跑點嗎?補教師媽媽:不會!
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這幾點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