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便秘有解?原來產前就該注意
女性懷孕之後,體內會開始分泌黃體素,而黃體素的作用是使平滑肌放鬆,讓子宮可隨著胎兒成長而變大;不過,腸道屬於平滑肌,在黃體素的影響之下,腸子的蠕動速度會變慢,若糞便在大腸停留的時間過長,大腸就會將糞便中的水分吸乾,導致糞便硬結,造成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排便不順,且到了懷孕後期,子宮體積越大,壓迫大腸直腸,可能也會使直腸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進而造成便祕情形更加明顯,甚至延續至產後。
此外,有些在懷孕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便祕情況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常為便祕所苦,如果在這段期間,又經常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況,也會間接影響排便的順暢度。若媽咪嚴重便祕,恐形成腸阻塞,必要時醫師才會開立軟便劑。
推薦閱讀:懷孕便秘!中西醫教你擺脫孕期便秘
(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後,便秘問題都非常惱人。圖/shutterstock)
順利讓產後排便順利
若在產後1、2天內都還沒解便,媽咪先不用擔心,只要維持定時走動與攝取足夠蔬果的習慣,通常很快就能恢復。不過,子宮體積在懷孕期間會持續變大,如果壓迫直腸並影響其蠕動,就會導致長時間排便不順,再者也會因為準媽媽血液循環變差,下肢血液回流不順而造成肛門口附近靜脈曲張,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痔瘡。
根據痔瘡產生的位置,又可分為內痔及外痔。有35%左右的孕婦在接近生產時,都會發生這些現象,除非病情嚴重到痔瘡內的血管被血栓堵塞,才有動手術的必要,否則準媽媽只要適時塗抹外用藥膏,1~2週後就會逐漸康復。
便秘問題並非媽咪獨有
容易便祕的準媽媽,除了受到荷爾蒙影響之外,平常可能也會因為水分或纖維質攝取不足而加重症狀,建議平日應多喝水(一天至少飲用2公升白開水,不包含湯類等飲品)、增加蔬果攝取量,平日運動約15~20分鐘,將有助於腸子蠕動,改善便祕情形。
便祕問題並不只是產婦的專利,現在罹患痔瘡的年齡更是逐年下降,所以不管是否懷孕,平時都應維持正常作息,獲得充足睡眠,適量食用含有豐富纖維質的蔬果,尤其香蕉與奇異果為解決便祕的蔬果首選,每天食用皆有助於排便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