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胎兒異常,產檢必做7項篩檢

胎兒異常,產檢必做7項篩檢

孕媽咪肚子裡的新生命,各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當然,父母也一定希望自己的寶貝是健全且健康的,但胎兒異常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孕媽咪在產檢時可以做哪些篩檢呢?

    胎兒較易出現先天異常的孕媽咪,常見於有家族史、近親通婚、糖尿病、高齡產婦、作息不正常、抽菸、藥物濫用及酗酒的狀況。一般而言,本身已有嚴重疾病的女性,通常比較不會受孕,如唐氏症。但若是像苯酮尿症的代謝問題,懷孕期間就要特別注意飲食。特別提醒孕媽咪,若醫師詢問病史,一定要清楚說明,不可隱瞞實情,以避免延誤處置時間。

推薦閱讀:2021產檢新制上路!4~14週孕初期公費、自費產檢重點整理

胎兒異常
(胎兒異常篩檢很重要。圖/shutterstock)

孕媽咪產前篩檢建議

    為了產下健康的寶寶,所有孕媽咪必須做定期產檢,若懷疑胎兒有先天性異常,就必須進一步篩檢。

1. 病史

    篩檢胎兒先天異常,第一步就是從病史著手,詳細詢問家族病史。有九成的孕媽咪表示自己或家族都沒有特別病史,但是遺傳型的疾病,不僅是夫妻的問題,也可能會隔代遺傳,有時候夫妻兩人都正常,但因為家族基因譜裡潛在著異常,所以也必須詢問清楚。

    關於孕媽咪本身的病史,如是否曾流產?曾產過早夭或智能不足的寶寶?懷孕年齡?健康狀況等。家族病史必須往前追溯三代,是否曾近親通婚?家族裡是否曾出現遺傳疾病的病史等。透過詢問病史,進一步推論胎兒可能異常的原因。

2. 超音波

    超音波檢測在懷孕期間皆可進行(但不可太頻繁),因為有些疾病或缺陷,可能出現在不同時期,如水腎、水腦多發生在晚期。懷孕3個月左右,高層次超音波就可能找出不正常的現象,如心臟病大多能在4、5個月大時發現。

    而高層次所檢查的部位包含腦部、臉部、四肢、外顯生殖器官、羊水量及胸腹部,以非侵入性的檢查,來篩檢胎兒是否異常。

3. 染色體篩檢

    一般會從最常見的疾病著手,而唐氏症就是比例較高的染色體異常,其篩檢可分為第一孕期(11~13週大)與第二孕期(15~20週大),其篩檢數值還需要搭配病史與胎兒生長狀況,才能有較正確的檢查結果。

4. 絨毛膜切片

    此檢查是經由抽樣胎盤中的絨毛組織,來檢驗染色體、代謝及基因異常的疾病,可在懷孕10週後執行。

5. 羊膜穿刺

    羊膜穿刺是為了檢測胎兒的染色體數目及結構,透過穿刺來採集羊水內的胎兒細胞,藉此分析胎兒細胞的染色體是否正常,而最適當的羊膜穿刺時間是孕期16~18週。

6. 臍帶血

    若胎兒的羊膜穿刺結果異常,或有更少見的代謝異常,醫師才會建議做抽取臍帶血的檢測,例如尿素代謝不正常。透過胎兒的臍帶血,可檢查染色體、基因、血液等是否正常。

7. 羊水晶片

    在孕期16~18週時,可與羊膜穿刺同時進行,抽取孕媽咪的羊水約10c.c.,即可進行羊水晶片的檢查。此篩檢比傳統的染色體檢查更詳細,除了能了解染色體的數目外,還可以檢測出微小的基因缺損,準確度也較高。



延伸閱讀
恭喜懷孕!公費&自費產檢懶人包,檢查項目及建議週數一次詳列!
產檢時間多久一次?從幾週開始?自費產檢哪些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