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運動維持體能並降低生產風險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運動維持體能並降低生產風險

確認懷孕後,孕媽咪無不期待肚中胎兒的出生,而如何養胎正是孕婦所關心的事。正確掌握孕期三階段的產檢、營養、不適、運動與接種疫苗等五大要點,將能提供最佳的環境讓胎兒健康成長!

  孕期適度的運動比傳統觀念的「少動」還來得好,且運動可維持體能,減緩關節的不適,也能幫助孕期血糖的控制,降低生產時或產後的風險,對於母胎都有益處。但孕期間適合的運動種類,並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要依照孕媽咪的興趣及身體狀況做選擇。

推薦閱讀:【懷孕三階段養胎法】孕期身體不適,孕吐、水腫樣樣來!正確緩解有方法

懷孕初期.814

胚胎尚未穩定.避免高負荷運動

  此時期因胚胎狀況未穩定,稍有大意,都會影響胎兒的成長發育,因此,建議以簡單、緩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肌力訓練為主。

散步

  不受場地限制,能在家人的陪同下進行。散步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對於肌肉及關節的負荷較少,但對上肢而言,相對沒有訓練效果。

肌力訓練

  全身性的肌力訓練,能同時練到上、下半身,運動的效率較高,若懷孕前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找了解孕婦身體狀況的教練做指導。

懷孕初期
孕婦運動示意圖

懷孕中期.1528

胎盤日益穩定.強化肌耐力

  進入懷孕中期,胎盤明顯穩定、胎兒重量也逐漸增加,因此,可以強化肌肉力量,讓身體承載胎兒的重量。

游泳

  藉由水中的浮力,減緩下肢的不適感,並可改善水腫的問題,但烏慈恩醫師表示,不建議懷孕期間才開始學習游泳,實務上較不方便,且泳池的地板濕滑,孕婦應更加留意。

瑜伽

  以伸展或訓練骨盆肌肉為主,加強肌肉的力量及伸縮性,緩解腰痠、背痛等問題,加上瑜伽的呼吸練習,可以讓孕媽咪穩定情緒,舒緩孕期的不安。

懷孕後期.2940

適度運動.迎接小生命

  懷孕後期,經常有關節不適的情況,如:恥骨痛,而烏恩慈醫師表示,肌力訓練可以有效調整身體的不適,能隨時調整訓練的菜單,所以在產前也能持續運動。

凱格爾運動

  烏恩慈醫師表示,凱格爾運動可以稱之為日常的保建。由於懷孕期間,骨盆底部的肌肉會長時間被拉長,變得無力,可能導致肌肉鬆弛等現象。但藉由凱格爾運動,可以讓骨盆底部的肌肉有效率的控制,並強化骨盆肌肉增強肌耐力,能有效預防孕婦骨盆、陰道鬆弛、改善尿失禁等狀況。

孕婦運動
孕婦慢跑運動示意圖

Tips(分享)想運動.也要有這些考量

  烏恩慈醫師說明,想要運動,興趣為最重要,再者,得考慮運動時間的成本,若工作繁忙、孕婦不是生第一胎,需照顧其他孩子的情況下,運動時間就會被壓縮,要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運動的效果,她指出,肌力訓練的效益最佳,且孕期三階段都能嘗試。


延伸閱讀: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孕婦均衡飲食最重要!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定期產檢才是王道!有助於早期發現母胎問題並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