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的孩子,如何適應團體生活?
造成孩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原因,目前醫界並無定論。教養方式或環境因素並非造成ADHD發生的原因,但卻是影響ADHD孩子後續行為治療或情緒管理的關鍵因素!
ADHD的病發年齡通常在7歲之前,目前沒有藥物能幫助根治症狀,但若及早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並在成長過程中給予適切的幫助與引導,孩子在未來便有機會過著更有品質的生活與完成自我實現。
推薦閱讀:兒子從確診ADHD、亞斯,到現在覺得「ADHD是禮物」,螃蟹媽媽用盡全力只希望孩子知道「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
(ADHD的孩子需要父母細心守護。圖/shutterstock)
ADHD孩子習慣校園生活:心裡準備不可少
ADHD的孩子在進入校園時,家長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無法融入群體,又或是會被其他孩子疏離。為了讓孩子對未來校園有更多的熟悉,建議家長在入學前,就要帶孩子多多認識未來的校園。
開學前,可以多帶孩子與同儕接觸,如:社區或公園,觀察他與其他孩子互動的狀況,並鼓勵他與其他孩子互動,以適應未來與同儕相處的情境。
在家中,媽媽也可以模擬學校的作息,包括起床時間與午睡時間,或是讓孩子明白學校上課的表定時間,讓他可以預先在家中嘗試安靜的坐著這件事,使孩子能優先適應學校的節奏與作息,避免開學後還要多花心神調適。
ADHD孩子,習慣負面思考怎麼辦
正向思考的學習可以從生活中練習,家長平常可以多關注孩子表現優異的行為或優點,並適時的讚美他,當孩子又陷入沮喪情緒時,以這些平常累積的成功畫面引導他自我肯定,讓他重複回想這些正向經驗以恢復心情、激勵自己。
此外,爸媽可以時常提醒孩子,為生活中的每件事情找到值得開心或感謝的地方,即便是負面事件,也可以從中找到下次更進步或改進的動力來源,讓孩子練習在每件事情中,找出對自己有好處的思考點。
也可以鼓勵孩子每天在睡前讚美自己今天的某些行為,並且具體、明確的描述值得讚美的細節,幫助孩子經常保持正向情緒,例如:我今天很仔細的看數學題目、認真計算,沒有粗心,答對了5道題目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