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孕期吃中藥,謹遵醫囑、慎選中藥

孕期吃中藥,謹遵醫囑、慎選中藥

懷孕期間,孕媽咪都會儘量避免西藥的服用,以維護胎兒的生長發育,然而,當有病症需要藥物介入時,除了藉助西藥,中藥材的選用,也是孕媽咪可以採用的另一種方法。

    懷孕期間,若孕媽咪有不適症狀須尋求中藥物緩解,中醫師會依診斷結果,依照孕媽咪的身體狀況給予安胎藥物,但中醫主張「有是證、用是藥」,並非傳統觀念的「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中藥的使用必須講求在合格中醫師四診合參、辨證下藥、合理配伍,使用正確的中藥,經過適當煎煮及正確服用方法,才能有治病的功效,並減低副作用的傷害,任何一個環節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傷害到身體的健康。

推薦閱讀:補身vs.禁忌 懷孕期間的中醫調理

孕婦中藥
(孕期服用中藥,需遵從醫師指示。圖/shutterstock)

孕期中藥使用原則

    懷孕期間的中藥物使用原則,著重於避免孕媽咪因為破血逐瘀、辛熱動火、攻瀉滑利等會引起子宮收縮或藥性過強引發流產等狀況,因此在中藥材的選用上存有禁忌,孕媽咪用藥須謹慎,若不得已須用禁忌藥物,也必須經過合格中醫師的辨證論治後,依輕重病情,給予合理劑量,以顧全胎兒與母體。

慎選中藥來源

    目前大多數中藥仰賴進口,藥材的品質、產地、採收季節加上加工炮製方式等不同而有品質上的差異,也有誤用、混用的可能性,一般民眾可選擇信任的中藥廠商或是至中醫院所購買;科學中藥及濃縮藥丸,大部分由cGMP中藥廠生產,品質較有保障。

    若為傳統中藥材飲片(水煎藥),包裝上應標示「品名、重量、製造日期、有效期限、廠商名稱及地址」等,但散裝的藥材從外觀則無從得知。因此若擔心農藥、重金屬殘留、不當加工(漂白、染色、薰蒸)、黃麴毒素、微生物及馬兜鈴酸等問題的話,建議孕媽咪可向中藥行詢問是否附有檢測報告,或尋求值得信賴的中醫院購買。

    此外,若擔心農藥過多,可以將中藥飲片放稍微久一點,待農藥代謝後使用,或煎煮前可清水沖洗。

藥材服用:謹遵醫囑

    中藥材的服用,須視藥材的特性按時服用,一般而言,補益藥、健胃藥在空腹服用的效果較佳,建議飯前半小時服用,吸收度較好,若是飯前服用容易產生噁心反胃、舌麻等不適感,建議飯後服用;如果有腸胃道刺激性的藥物、藥性較猛的藥物或是幫助消化的藥物則建議飯後服用;安神藥物則是建議睡前半小時服用。

    此外,服用中藥時,不要同時服用茶(除非醫師特別指示,茶也是一種中藥,有部分中藥需使用茶送服)、牛奶或咖啡,以免藥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若確診為寒證疾病,需忌生冷食物,若為熱證疾病,則不宜食用辛辣、油膩、煎炸類食物;如需同時服用中西藥時,最好間隔1~2小時,且事先告知醫師,避免產生交互作用,使得藥效削弱或是藥效加重,服藥期間若發現不適,也要勤於與醫師確認。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準媽媽別亂吃‧解開中藥密碼
藥膳≠中藥入菜.都要小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