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必學的餵藥大絕招
當孩子(特別是年紀介於 1.5~3 歲的小兒)生病時,餵藥時間一到總是會折騰父母許久;小人兒不是到處跑著說「不要吃藥」,躲給大人追,就是被抱緊壓制,哭得聲嘶力竭,口中硬被灌進藥水。這番亂哄哄的景象,相信新手爸媽都不感到陌生。如果你也為此事感到苦惱,快來學學這招「魚目混珠」的餵藥方法,包準你大為吃驚(心中 OS:「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孩子居然乖乖把藥吃完了!
這招「魚目混珠」法,說穿了其實就是讓孩子不知道自己所喝下的是藥水。做法很簡單,就是利用孩子都喜歡的「糖」「果醬」或「果汁」(最好使用糖,因為糖不會改變藥性,比加果汁、牛奶還安全;葡萄柚汁千萬不可用)來調製一下,加入一點溫水稀釋調和,蓋過藥的苦味,孩子自然不會抗拒把甜甜的特調藥水給喝光光。
小兒餵藥四原則
小兒餵藥真的是一門學問,除了上述這個絕招外,還有 4 個原則務必要謹守,才能讓餵藥更輕鬆,不再是件苦差事。
1.父母餵藥的行為,包含態度、動作、說話口氣,都會影響到孩子。因為小小孩很敏感,善於觀察的他們,一旦發現爸媽說話的口氣不對,馬上就知道事有蹊蹺。
2.藥水最好不要加到孩子平常會使用的容器,或者會喝的牛奶中,以免小兒對這些東西產生不信任感,進而排斥。例如某些味覺特別敏銳的小小孩,在喝到味道有點不同的牛奶,就馬上不喝。
3.如果小孩稍微懂事、可以溝通,就不要用逼迫或威脅的方式,以免孩子心生畏懼,認為吃藥是件可怕的事情。
4.對於有多次不乖乖配合吃藥記錄的小人兒,最好在飯前,或者吃完飯休息 1 小時後,才進行餵藥,避免孩子大哭,吐光所有食物及藥水,降低藥效。萬一在吃完藥半小時內嘔吐,可再補餵一次藥。
小小孩生病不舒服,還不太會用言語表達,已經夠難受了,既然需要吃藥緩解生理上的不適,做父母的就更不該本末倒置,讓小人兒哭鬧不休,使其身心受創。學會正確的餵藥技巧,才不會讓孩子對吃藥矇上恐懼的陰影。
延伸閱讀
.餵寶寶吃藥,爸媽需要的是耐心!灌藥會增加內心的恐懼,3歲以上可讓孩子決定吃藥方式
.幼兒園不提供餵藥、要求感冒在家,媽媽無後援求救!網挺園方:別害到其他無後援家長
.嬰幼兒服藥狀況多.可以跟牛奶一起吃嗎?餵了就吐還要再吃嗎?讓藥師告訴你怎麼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