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化解與孩子之間的隔閡
你聽過薩提爾的冰山理論(The personal iceberg metaphor of Satir model)嗎?孩子展露的行為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們必須了解孩子藏於冰山之下的面貌。有些時候,孩子雖然表現出與父母作對的言語及行為,但他們的本意其實不是反抗,而是有些藏於冰山之下的需求未被滿足。
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定義為何?
維吉尼雅.薩提爾(Virginia Satir)是美國一名女性家庭治療師,曾擔任教師、社工的她,獨創了家族治療的「薩提爾模式」,薩提爾相信,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可以被改變的,每個人都有潛力實現自己所願。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將人類比喻為冰山,人類對外展現的行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薩提爾認為,埋在水面下的部分像冰山一樣,比浮出水面的更龐大,這才是人們真正的感受與個性。
了解冰山下的層次,帶著孩子用溝通與理解的方式,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看MindDuo整理的學習溝通書單,與孩子一同成長。
薩提爾冰山理論的冰山水下部分可分為七個層次,以「有人大喊」這個事件為例:
1.感受層次(Feelings)
當人們被以「大喊」對待時,會感到不太愉快、不太舒服,這就是薩提爾冰山理論的感受層次。
2.觀念層次(perceptions)
當觀察到他人大聲說話時,判斷此人具有威脅性,為薩提爾定義的觀念層次。
3.信仰層次(Beliefs)
人們會相信當有人大喊時,是一件具攻擊性的事,且自己需要保護自己,為薩提爾定義的信仰層次。
4.預期層次(expectations)
人們會預期別人對自己輕聲講話時,是尊重自己的,是冰山理論的預期層次。
5.價值觀層次(Values)
人的價值觀可能是保持和諧或和平,輕聲講話是一種表現此價值觀的形式,屬於冰山理論的價值觀層次。
6.嚮往層次(Yearnings)
人們渴望被看到或被接納,是薩提爾冰山理論的嚮往層次。
7.自我層次(Self)
人是生命力的展現,是有自我意志的生命,為冰山理論的自我層次。
教導孩子善用同理心,換位思考,才能有更多機會觸及冰山深處的層次,來看看MindDuo整理的同理心書單。
用薩提爾冰山理論聽懂孩子心中所想
想要融化阻隔於親子關係之中的冰山、了解孩子冰山下的面貌,父母們除了要了解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之外,還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習與孩子對話。建議父母們可以在與孩子聊天時,先拋開自己對孩子的成見,與對事物的既定印象,讓自己設身處地同理孩子的感受,並透過「對孩子說的話保持好奇心」的方法,用好奇心引誘孩子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
當父母見到孩子與其他同齡兒童打架時,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1.第一步:可以先拋下對孩子「不理性」、「無理取鬧」、「幼稚」等預設認知,詢問孩子們具體的爭吵過程。
2.第二步:用好奇的態度詢問孩子對於爭吵的想法,釐清孩子在想什麼?孩子打架行為背後的原因原因是什麼?
3.第三步:針對孩子介意的點,站在孩子的角度開導,可以適時說說自己的故事及經驗,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同理心,認定父母是願意理解他們的人。
無論是拋開成見,還是刻意地表現同理心,都是難以一夕間做到的事,建議父母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慢慢練習,離穿越冰山逐漸靠近。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應用於親子關係中:你願意說「我愛你」嗎?
父母與孩子的心靈之間為什麼總有座冰山阻擋?我們心裡的冰山讓我們難以把最真實的內心話說出口,常常想著「我愛你」,說出口的卻是「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快出來吃飯!」。YouTuber「台客劇場」曾經拍攝一支影片「一週100次的『爸爸我愛你』」,挑戰讓孩子在一週內開口說100次「爸爸我愛你」,用我愛你取代「謝謝」、「吃飯沒」等其他話語,便是打破孩子心中冰山、應用冰山理論的一個好例子。
在這支影片的留言區,有位父親撰文分享,他三歲的兒子在看完這支影片後,每次看見他都會說「爸爸我愛你」。父母們也可以從自己做起,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對彼此、對孩子主動說「我愛你」,將直率表達內心的行為實踐給孩子看。孩子也會漸漸學習自己的父母,養成有話直說,不把心緒埋藏於冰山之下的習慣。
了解什麼是薩提爾的冰山理論後,父母們千萬不要對孩子的冰山卻步,可以透過多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共讀,並參考其他人打破孩子心中冰山的例子、應用本文內容,用同理心及好奇心窺探孩子的內心世界,創造健康、正向的親子關係,父母若是想要了解更多的話,也可以利用李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這本書來練習與孩子溝通。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認識孩子心中的彩色怪獸】《彩色怪獸》
.學習聆聽與溝通 說話禮儀書單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技巧》親子完美溝通,作者親身實戰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