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流產?中醫談流產後調養3重點與3備孕心法
廣義而言,「流產」是指於懷孕20週前終止懷孕,或寶寶出生時,體重小於500克。當中又可分為妊娠12週內的「早期流產」,以及妊娠13~19週的「晚期流產」。
(面對流產,情緒低落。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流產的可能原因
為什麼會流產呢?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大致可歸納為以下6種原因:
1.染色體異常
夫妻其中一人或兩人任一染色體異常,或夫妻雙方染色體無異常,但胚胎於分化過程中出現染色體異常現象,導致胚胎無法繼續分化。
2.免疫問題
女性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等。因懷孕後,母體將胚胎視為外來物,加以攻擊而導致流產。另外,夫妻雙方無外顯之免疫疾病,但各自體內的免疫細胞,將另一方的細胞視為外來物質而相互攻擊,亦容易出現反覆性流產,需透過降低免疫之藥物,來幫助受孕更加順利。
3.內分泌失調
女性體重過重、過於肥胖,即中醫所稱之「痰濕體質」,或有甲狀腺功能低下、黃體素不足、泌乳激素過高等內分泌異常情形,也是常見造成流產的原因之一。
4.細菌感染
由於生冷食物(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中可能含有寄生蟲或病毒、細菌的風險,若懷孕期間,不慎攝取這類食物,可能出現寄生蟲或病毒、細菌感染,特別是在尚未穩定的懷孕初期,遭受外來病菌感染時,就可能發生流產。
5.不良習慣
抽菸、飲酒會增加流產機率,特別於孕期前3個月,胎兒神經管仍處發育階段,飲酒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異常而造成流產。
6.不明原因
胚胎不明原因發育不良、工作壓力過大、搬重物、服用藥物(非墮胎、流產藥物)等。
瞿瑞瑩醫師表示,女性懷孕本就存在有10~15%流產之機率,大多無明確原因或胚胎發育過程中發育不良,遇上無法繼續分化之情形所導致,特別是高齡女性較為容易發生,因此,於「懷孕初期」流產,毋須過於擔心,更不用過於自責,做好接下來的調理即可。
不過,她也提醒,曾經流產過的女性,若再次懷孕後,流產機率也會提高至20%,有反覆流產體質的女性,再次懷孕後就有50%流產機率。建議若發生連續流產3次以上時,就需就醫,積極找出流產原因,並透過醫療積極介入來進行治療與改善。
(早期流產,但有血瘀體質,以及晚期流產的女性,生化湯是很適合之處方。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調養修復3重點事項
對於流產後是否會有後遺症,以及該如何調理身體,瞿瑞瑩醫師表示,當女性體內有了新的生命,母體就會開始經歷各種變化(骨盆腔擴張、子宮擴大等),不論是懷孕幾週後的流產,身體都需要好好修復,特別是妊娠週數越大的流產,胎兒已發育生長至一定程度,其生理結構(臍帶、胎盤與循環系統)之建立完成並趨於穩定,子宮亦隨之越來越大,面臨胎兒突然脫離母體造成流產,對母體的影響也隨之增大,身體與子宮都需要更多時間復原,須更加留意以下3項調養注意事項:
1.避免性行為
由於流產後,子宮內膜與身體尚未完全復原,母體仍處疲累需休養的狀態,須避免行房以免造成「房勞」。(中醫術語:係指因房事過度而導致腎精虛損的疾病,容易導致後續再懷孕的困難。)若為初期流產,建議至少暫停1個月,晚期流產則約1.5個月,待確認身心修養調理好後再進行。
2.坐月子、攝取充足營養
比照產後坐月子的方式幫助身體復原,胎兒週數越大的流產,坐月子需更加齊全。早期流產,調理約2週,坐小月子即可;晚期流產,建議3週~1個月。
生活習慣方面,留意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熬夜,減少劇烈活動、搬重物,避免翹腳、吹冷風,以及久站。
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可飲用滴雞精、魚湯,但不需要吃過多補品來滋補。同時要避免攝取過多精緻甜點,如:蛋糕、飲料與含高糖分的水果,以及冰冷食品、瓜果類等較寒的食物,油炸、辛辣的食物也需暫時減少攝取。瞿瑞瑩醫師提醒,隨著流產母體的身心處於虧虛狀態,此時以中藥調補氣血,加上飲食多攝取優質蛋白與多元營養素,才能讓身體處於較佳的狀態,以利日後備孕。
3.中藥溫補、調理
相對晚期流產,初期流產對於母體的影響較小,此時,容易出現出血多、月經週期紊亂的情形,透過中醫調養,使經期正常、經血量穩定,氣血充足即可,休養1個月後就能再進行備孕。對母體而言,晚期流產造成的影響較大,若以中醫調養,中醫師會先協助找出流產原因,再對症下藥。
而常見許多人會服用生化湯進行調理,瞿瑞瑩醫師解釋,流產後,若體內仍留有組織未排除,亦即中醫所稱「血瘀」,此時,服用生化湯可幫助排除惡露、使子宮復舊,對於早期流產,但有血瘀體質,以及晚期流產的女性,生化湯是很適合之處方。不過,她也提醒,切勿隨意飲用生化湯或自行至中藥行抓藥,應經由中醫師問診把脈後開立藥方,並遵循醫囑服用。
流產後多久再懷孕較佳?
瞿瑞瑩醫師表示,初期流產建議至少1~2個月後再受孕;晚期流產則建議休養5~6個月後再受孕,除了避免造成身體過多負擔,也使心情平復,並在這一段休養復原的時間內找出流產的原因,進行改善,將身心調整至較佳的狀態再懷孕,對於母體與胎兒會更有利。
(透過中醫調理,將身體調養至最佳狀態,有利於日後再次懷孕。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流產後備孕.3準備助懷孕順利
瞿瑞瑩醫師表示,懷孕就像一趟奇妙的旅程,有時,旅程不見得都能盡如人意,因此,遭遇流產並不是一種錯,只要做好以下3項備孕準備,相信很快就能再次迎接寶寶的到來:
1.改善不適症狀
首先,將身體調理好很重要,特別經期與體質的調理。若女性身體平時有經常出現的不適症狀,應先進行改善,尤其「懷孕」本身就是加重身體壓力的因子,平時的不適會導致孕期更加不舒服,如:女性平時腸胃道不佳,懷孕後就容易孕吐、脹氣、便祕;體內濕氣較重,更可能因懷孕而出現過度肥胖、水腫、頭暈、頭痛,甚至面臨需安胎的情形。
2.飲食調理
包含維生素、蛋白質(肉、蛋與奶類)與深綠色蔬菜的攝取,澱粉適量、並選擇健康油脂等,使營養攝取充足。另外,葉酸有助於胎兒神經管發育,也建議適量補充,平時日曬不足導致缺乏維生素D,建議透過營養補充品來攝取足量。提醒女性,備孕階段也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與飲酒。
3.減少壓力源
備孕期間,調適好心情,與先生、家人達成良好的溝通與共識,同時減輕工作壓力、生子壓力等壓力源,放鬆心情更有助於好孕報到。
(再次懷孕後,建議避免動作過於急躁,給胎兒更多保護。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孕期放緩動作.給予胎兒更多保護
流產後,除了找出原因加以改善,或透過孕前調整體質、保養,幫助營造有利於胎兒生長的環境,瞿瑞瑩醫師也提醒,再次懷孕後,應多加留意自身的姿勢與動作,特別在懷孕初期,須避免動作過於急躁、肢體延展得過遠,因孕期身體的變化,會使動作趨於圓弧狀,在身體筋膜的滑移中,過度延展肢體對胎兒與母體較為不利,建議懷孕期間,處理工作、家事等都能儘量放慢速度進行,動作不宜過快。
中醫調理好體質3條件.助孕程處於最佳狀態
瞿瑞瑩醫師表示,以中醫角度而言,懷孕過程要能夠順利,需具備氣血、腎氣充足,以及濕氣適中等3項條件。
若以栽種植栽來比喻,氣血如同土壤,提供胚胎各種營養物質,當母體氣血充足穩定,可供給胎兒的營養多,胎兒會長得快、長得好。腎氣使種植於土壤中的種籽發芽,當腎氣充足,胚胎容易著床且更為穩定,也因此,腎氣弱的女性較不易懷孕,懷孕後亦容易流產,且腎氣會隨年紀增長而下降,這也是高齡女性難以受孕、受孕後胎象較為不穩之原因。至於女性體內的濕氣,如同周邊環境,不能過於乾燥或潮濕,才有利於提供胎兒更好的生長環境。
一般而言,中醫師會建議女性於備孕階段就做好上述調理,讓懷孕過程較為穩定。另外,高齡產婦透過中醫補益氣血、調理腎氣,幫助懷孕前3個月安胎,降低流產風險。而對於流產的產婦,透過調理體質,補足上述3項條件,能提高日後受孕機率並使受孕過程更為順利。
中醫坐小月子
瞿瑞瑩醫師分享,女性流產,於中醫調理上,會透過三大階段來幫忙坐小月子:
第一階段.排舊去瘀
流產後體質多瘀多虛,使用生化湯等相關中藥化瘀血生新血,幫助子宮收縮復原,以及順利排出惡露。
第二階段.補脾排水
懷孕階段體質荷爾蒙的改變,容易水腫,這階段會用一些健脾利濕的藥材,協助讓身體水份代謝正常,腸胃功能恢復。
第三階段.補氣養血、調養肝腎
最後補益氣血,為流產後體力的恢復鞏固基礎,肝腎不足容易有腰痠背痛、下肢無力、不容易再次受孕等問題,滋養肝腎可以進行改善,並為下次懷孕做準備。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擔心自然流產嗎?婦產科醫:流產原因不外乎這六種!
.為何流產發生在我身上?自然淘汰雖常見,但醫師提醒:連續流產兩次,夫妻應接受染色體檢查
.流產週數不長,仍要以坐月子方式調養身體!別因一次流產失去信心,中醫師建議半年後再懷孕較佳!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科主治醫師瞿瑞瑩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經歷】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治醫師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