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至20歲,避免養出媽寶的「分齡」教養法,就算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別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
不想養出媽寶的話,爸媽必須掌握「父母角色的變與不變」。所謂的「變」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過程,調整自己和孩子的關係,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要慢慢放手;「不變」的是,孩子永遠都是爸媽心中的寶。
最難的是要拿捏「父母角色的變與不變」
大學校園裡常上演「媽寶」現形記。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王慧敏常常在學校門口,或是鄰近的捷運站,看到爸媽來接孩子下課。剛開始她很驚訝,後來已見怪不怪。媽寶的背後,通常有「放不了手」的爸媽。王慧敏曾遇過媽媽打電話,問孩子的成績,她當場語塞,不知怎麼回答;有學生要出國交流,媽媽打來問機票和飯店安排的進度,煩惱孩子會住不好。
王慧敏觀察,這一代的父母一路陪伴、參與孩子重要的生命歷程,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點,仍把孩子當成小朋友看待,像是大型就業、公職考試或語言檢定,可見一堆父母幫20多歲的孩子占位子或遞茶水、買吃的,「其實是父母不願意放手,不願意放棄被孩子需要和依賴的感覺。」
為人父母並不容易,最難的是要拿捏「父母角色的變與不變」。王慧敏指出,所謂的「變」是,必須隨著孩子的成長過程,調整自己和孩子的關係,以及親子間的互動方式;「不變」的是,孩子永遠都是爸媽心中的寶。
要如何避免養出媽寶呢?王慧敏特別針對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提醒父母注意各階段的教養重點,幫助孩子培養所需的能力:
1.學齡前
教養重點:別當「耶誕樹爸媽」,讓孩子動手做、學習照顧自己
王慧敏曾至托嬰中心參訪,對一幕印象深刻。有個不到2歲的幼兒背著小包包、拖著睡袋,自己走進來,爸爸兩手空手走在後面,一問才知道這位是日本爸爸。反觀其他的小朋友,有的是大人抱進來,有的雖然是自己走進來,但跟在後面的大人背著大包小包,活像一棵耶誕樹,搶去了孩子原本應該自己做的事。
孩子原本就有渴望獨立做事的本能,只要給他機會,孩子可以做很多事。往往是大人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大人來做就好。這其實是剝奪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依據幼兒園的課程綱要,2歲至6歲的孩子進行的生活教育,包括:桌子怎麼擦、抹布怎麼摺、如何穿脫衣服以及整理書包(回家把三色碗和髒衣服拿出來,將學校的作品歸位等),教孩子學習怎麼照顧自己和屬於自己的東西、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學齡前階段讓孩子動手做,自己綁鞋帶、自己整理書包,可說是很重要的自主能力的發展。王慧敏指出,「幼兒能自己做,在心理層面有助自信、獨立、耐心及細心態度的培養,以及懂得感恩的品格;在行為層面有助身體動作、認知、情緒、社會、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
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生態系統」最小的系統是自己跟自己、自己跟媽媽,以媽媽和家庭為堡壘,慢慢地向外擴張他的觸角。
如果媽媽沒有給孩子機會自己來,凡事都是大人代勞,孩子會慢慢變得退縮、守在堡壘裡,媽媽看似好像提供很大、很好的保護傘,但孩子會變得能力不足、沒有自信、不負責任。沒自信的孩子遇到挑戰會退縮,說「我不會,你幫我」;缺乏責任心的孩子最常說:「我不管,你幫我收」。
2.小學階段
教養重點:孩子遇到問題,不要急著幫他解決,剝奪孩子學習和負責的機會
王慧敏分析,小學階段的媽寶表現大致可分為兩部份:一種是生活上的媽寶,一種則是學習上的媽寶。
生活上的媽寶行為,包括:孩子沒有什麼生活自理能力,不會做家事,也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和書包,很多事情都是媽媽幫忙做的,媽媽成天跟在後面收拾爛攤子。
孩子最明顯的問題是,缺乏責任感。孩子到學校發現有東西沒帶,竟然跟老師說「都是媽媽害的,沒有幫我放書包裡。」或是打電話回家,叫媽媽趕快送來。
學習上的媽寶則是,大人過度參與孩子的學習,例如幫孩子「加工」作業。另外,當孩子在學校遇到任何問題,像是和同學發生衝突,大人忍不住跑到學校理論、幫小孩出頭。
王慧敏女兒念小學二年級時,有家長打電話罵王慧敏,「妳知不知道妳的女兒在學校搞幫派,聯合某某某不理我女兒。」其實這是很小的問題,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這位媽媽卻大動肝火、直接插手介入小孩的人際關係。王慧敏指出,「關於社會性、同儕和人際關係的互動,這些都是孩子必須學習的過程。」如果父母把這些問題攬在身上、當成自己的事情看待,介入太多,會讓孩子錯過原本可以學習的機會、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王慧敏強調,不是說孩子碰到問題,爸媽要袖手旁觀,而是不要立刻跳下去幫孩子解決。爸媽可以在家和孩子討論、了解問題,提出一些可能的方案,但最終還是要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試著去解決問題。
「大人若直接介入,幫孩子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孩子還是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面,在班級裡很可能會因為被另眼相看,而更退縮、沒有自信。」
3 青少年階段
教養重點:父母要慢慢放手、不過度介入,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機會
青少年是發展獨立自主的重要階段。有些父母密切關注孩子的社群動態,不僅FB按讚、IG按愛心,甚至留言、代替孩子回答題,孩子的社交生活都看得到媽媽的足跡,孩子很容易被同儕取笑是個媽寶。若青少年一直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別人問孩子問題,媽媽搶著回答,或是孩子喜歡什麼、要什麼、參加什麼社團,都是大人決定,孩子根本沒辦法練習獨立思考。
Ausubel提出「青少年與衛星理論」,解釋青少年階段親子關係的轉變與青少年追求自主的過程。王慧敏解釋,「青少年就像顆衛星,在獨立自主之前,環繞父母而行,並逐漸社會化。」慢慢地,孩子會脫離衛星化,追求獨立、自主,這個過程為漸進式的,在父母支持下,孩子表現出符合年齡的適度自主性。
青少年想要獨立、掙脫父母的控制,父母卻緊抓不放,這時親子的衝突就會變多。很多孩子的心聲是「你可以用我要的方式來愛我,而不是用你的方式嗎?」
王慧敏強調,「所謂的獨立不是把他趕出家門,而是『心理上』的分離。」Hoffman所提出的「青年前期的心理分離」,包括4種獨立:①功能獨立:
具有行為自主能力,能夠獨立處理個人事務、自己照顧自己。
②態度獨立:
具有與父母不同的價值觀、信念、思想,而不是什麼事都沒有自己的想法。
③情感獨立:
不需要過度獲得父母的讚許或親密,得到情緒支持。
④衝突獨立:
能夠與父母的情緒區隔,不會因為父母的情緒而歸因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內疚、自責或焦慮。
王慧敏指出,對爸媽來說,最重要的功課是適度地狠下心,讓孩子為自己負責;若爸媽的保護傘太舒適,孩子遲遲不肯跨出去的話,接下來很可能就變成啃老了。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媽寶是如何養成的?劉墉:爸媽可以疼孩子但不能寵,生活中這樣教,幫孩子「製造」7種成長機會
.聰明孩子是鍛練出來的!0~3歲腦部成長黃金期,父母做對17件事,長大學習力驚人
.性教育也是愛的教育,用平常心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界線...0~6歲分齡教學重點一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