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心姬專欄】當小孩說「我的、都是我的」怎麼辦?6方法教孩子「分享」
孩子出現佔有慾強的特徵,動不動就對某件物品宣示主權時,就表示他們開始有「所有權」(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的概念,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的發展里程碑。但為了讓他們更融入團體生活,父母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什麼是「我的」階段?
「我的」階段(Mine stage)或「全部都是我的」階段(everything-is-mine stage)在學步兒時期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階段。隨著孩子發展出所有權的概念,他們開始測試大人的底線和想辦法獨立,或許孩子此時的行為讓父母很頭痛,但它不過就是個「階段」,父母可以轉換心情,想著「過了就好」或是樂在其中。
1.凡我所見.皆是我的!
孩子對一個產生占有慾,或否定他人的所有權主張,例如:「不是媽媽的,是我的」、「不是爸爸的,是我的」,都顯示出孩子已經開始理解一個抽象的概念:一個在場或不在場的人,和一個物品之間存在著一種關聯性,這是一個智能發展的里程碑。
2.先喊先贏或先搶先贏
研究顯示,2至4歲的兒童認為「先擁有該物品的人,才是正當的擁有者」,就算之後有人拿著此物,也是一樣。因此,學步兒在玩耍時,最常出現的爭執對話就是:「我先拿到的/看到的!」、「我先的!」、「不是,我先!」(又跳針……)
推薦閱讀:獨生子女真的學不會分享?心理師:「家人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對象」
(當小孩開始搶東西,就代表他們開始有佔有慾、所有權的概念。圖/Shutterstock)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
由於每個小孩的個性與所處情境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方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家長須判斷當下情境適合使用哪種方法,協助孩子調解紛爭。
1.明白告知.擁有者是誰或孩子擁有什麼
在這一階段,學步兒只是分不太清楚哪些是他們的、哪些不是。不妨可利用他們「先喊先贏」的觀念,搶先在孩子主張所有權之前,很明確地告知孩子哪些是他們的,他們可能就不會再堅持下去。
2.讓孩子有一些「擁有」與「支配」的權力
孩子若對於一些物品(如玩具)有擁有權和支配權,有助於降低他們的焦慮感,減少他們的執著。像是拿到數量很多的玩具或水果後,試著讓他分配玩具或水果要分享給誰。
3.忽略也是很好的辦法
跟學步兒發生爭執時,不要硬碰硬!當他主張「我的!」時,不需要去修正他「那是姐姐的」或「不是,那是我的!」,但這裡的忽略是指:爸媽表示聽到後,不需要認同或否認,只需要給他一個「我聽到了!」的微笑即可。
4. 練習輪流與等待.教導社交技巧
為了避免帶孩子出去時,發生一群幼兒爭奪玩具的狀況,最好在家中就能練習輪流與社交的技巧。例如:「我還在玩,可以等我玩完嗎?」、「請問:輪到我了嗎?」、「我可以用這玩具和你交換嗎?」
5.適時協助孩子釐清他們的目的
有時候,孩子因為警覺心太強,一看到有人靠近就會著急地大喊「我的!」,此時,大人應協助釐清兒童行為背後的目的,例如:向孩子解釋別人只是想看他玩,或是想要一起玩而已。
6.大人示範
如果是大孩子,大人可以示範「借」或「分享」。例如:胖比一看到新買的玩具大概又要說「我的!」,我就先說「這是媽媽的東西,因為是媽媽付錢買的。不過,媽媽願意借你玩、分享給你玩,好嗎?」孩子常常體驗到大人願意分享東西給他,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會漸漸學習到分享的概念與行為。
推薦閱讀:孩子總是不愛你買的玩具?瞭解「遊戲行為發展階段」讓你替孩子挑選出最合適的玩具!
(其實這些爭吵都只是過渡期,只要適時引導很快就能度過。圖/Shutterstock)
有了所有權的概念,加上適時的引導與說明,終究會度過「我的」階段/「所有的都是我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而是等待孩子願意分享!等待孩子的同理心與認知充分發展時、有安全感時,他就會願意分享了!
延伸閱讀
.教孩子分享其實很簡單!5W從小建立孩子物權觀念
.占有欲沒被滿足的孩子,學不會分享!玩玩具用這一招,先允許他自私,再引導分享
.如何讓孩子更願意的去分享、不霸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