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症?3 招告別產後憂鬱症,不錯過產後期間限定的風景!
產後情緒低落 VS 產後憂鬱症
(圖片來源:twenty20photos)
一般來說,產後情緒低落出現的機率約有 30%-80%,多半發生在產後 3-10 天,因為這時除了本身賀爾蒙的變化,也正值身體不適趨於好轉,將重心漸漸轉移到寶寶身上,開始學習怎麼成為母親。如果過去從未有類似經歷,很容易慌了手腳、感到挫敗、身心疲憊等,進而出現情緒低落、哭泣抑鬱、沮喪失眠等心理症狀,尤其是在新手媽媽身上會更為明顯。
因此,產後情緒低落比較像是一種階段轉換的過渡期,等到慢慢上手、適應新身份後,在親友與另一半的陪伴下,這股焦慮感多半會自然消失。但如果發現在數天後,這股低潮感仍然還沒消失,甚至有趨於惡化的情勢,那可能便會進一步形成所謂的「產後憂鬱症」。
我有產後憂鬱症嗎?
產後憂鬱症一直是被廣泛流傳的產後疾病,很多人會分享自己的產後憂鬱經驗,也會互相詢問產後媽媽是否有產後憂鬱情況。不過就如同上一段提到的,「產後情緒低落」並不等於「產後憂鬱症」喔!
相較於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大概只有 10%,且許多人是在懷孕時就已出現憂鬱症狀。如果擔心自己可能有產後憂鬱症,可以上網搜尋「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根據自己七天內的平均情況,來初步自我判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求助專業資源。
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症?
迎接新生命本來是件開心,可別讓產後憂鬱把一切變得不快樂!如果想要避免產後憂鬱症或是走出產後憂鬱症,我們可以從「產後憂鬱的形成過程」來看,並且逐一破解,讓產後憂鬱無法找上你!
1.降低「精疲力竭」發生的可能
(圖片來源:Pexels@MART PRODUCTION)
在產後身心都可能處於相當疲憊的狀態,如果這時沒有入住月子中心或是有充足後援支持,媽媽們在身體尚未修復完全之前,就可能需要肩負照顧寶寶的責任。
在產後盡可能給予自己身體一段復原期,也慢慢做好心理準備,期間不需要急於追奶,因為奶量是因人而異的,雖然母乳的確有其營養價值,但餵配方奶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反而是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有充足的體力與心力陪伴寶寶成長喔!這時如果另一半工作允許,也可以請他多多學習育嬰知識,幫忙分攤照顧責任。
2.不要一下子給自己過多「角色壓力」
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會當媽媽的,難免會出現「我不是個好媽媽?」、「我真的能照顧好寶寶嗎?」等自我質疑,或是會猶豫自己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愛寶寶是不是不正常的?
當角色突然出現轉變,一定需要一段適應期間,母愛或許並非天生,但人與人間相處的情感是可以培養的,把過去原生家庭的陰影拿開、也暫時別去想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就專注在寶寶當下的一顰一笑,盡力做好自己能夠做到的部分就好。相信隨著經驗的累積,一定能慢慢從小事中找到成就感,也會明白寶寶真的打從信任你作為一名母親。
3.適時找對象抒發「角色緊繃感」
能讓新手父母們感到焦躁緊繃。以及在最初還未與寶寶建立默契時,聽見寶寶哭鬧也會感到挫折、沮喪、易怒等,這些都是相當正常的!
在遇到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除了記得求助專業醫師、月中護士幫忙外,心理上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與當過產後媽媽的親友討教,也可以上相關論壇尋求同理與抒發,要知道自己絕對不孤單,遇到事情時也有很多人可以幫忙陪伴。
Happy Mum Happy Baby!這句話是真的,放寬心讓自己開心,有機會的話多做自己喜歡的事,追劇、放空、購物都是允許的,當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需求,自然有餘力養育寶寶。育兒之路,可能不是一條輕鬆好走的筆直道路,但沿途風景絕對是值得收藏的期間限定!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律師娘林靜如為產後憂鬱苦2年!就是想不開,站在豔陽下仍滿腦子烏雲,為了孩子,才拼命忍住做可怕的事…
.新手爸媽都有產後憂鬱的風險!當另一半情緒低落時,你可以這麼做...
.一次了解產後憂鬱,做好心理支持及預防之道,遠離blue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