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G 貼嬰兒照,如何不被演算法宰制?
在社群帳號跟親友分享嬰幼兒的照片,是再單純、常見不過的事了。一個精通科技的爸爸,卻因此遇到一連串可怕的事情。他把經歷寫成文章,也教父母們如何設法突破演算法的重圍,清理帳戶裡不該出現的人事物。
這幾年,父母們對於在社群媒體分享小孩的照片,漸漸地變得比較敏感、小心,會考慮孩子的隱私權與肖像權,也避免被有心人盯上,針對孩子作惡。但是對於辨識度相對比較低、不會抗議、也一直有大人形影相隨保護著的嬰幼兒,似乎應該就不用太擔心?
《華盛頓郵報》的科技專欄作家佛勒(Geoffrey A. Fowler)就是這樣想的。去年,他在兒子出生之後,因為朋友們都想要分享他的喜悅,所以他決定每天貼一張兒子的照片,並且把帳號設為私人帳號,他同意的朋友才看得到內容。
同時,他也追蹤了一些有小孩的朋友。因為疫情,無法常常聚會,彼此放在 IG 上的照片讓他們得以有更多連結與共同的話題。沒想到,接下來的發展,真的超展開。他在《華盛頓郵報》寫下一連串的恐懼,以及他的反擊與研究,跟父母們分享。
起初,演算法推薦了他一些貼文跟廣告,像是食譜之類的,這還算中性。
但幾個星期後,他留意到,IG 常常餵他一些有嚴重的疾病、或是身心障礙的孩子的照片,像是缺手或缺腳,頭太大或太小,嘴唇上有超大的水泡,或是在醫院的病床上插滿了管線。這些畫面令人看了很不舒服,對於新生兒父母,更是帶來恐懼與擔心。
演算法推薦恐怖廣告
而且,這些照片不是由孩子的父母所發的,而是一些詐騙集團用這種毫不相干、卻會引人注意的照片,來引誘人點進去讀。之後,他又發現,IG 會把他的朋友小孩的照片,跟一些陌生人的帳號混在一起,推薦他觀看或追蹤。而且,在購物的功能中,還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廣告,像是用玩笑反對疫苗的 T-shirts、明顯帶有色情意味的玩具。
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數了數,在這個貼小孩照片的 IG 帳號中,出現了一成以上、根本不適合這個帳號的照片、推薦貼文或商業廣告,而且混在他的追蹤帳戶中,很容易會不小心誤觸。
他跟 IG 聯絡,抱怨這件事,但得到的回覆卻很冠冕堂皇。IG 只移掉了幾個看起來真的違反政策的購物廣告,然後跟他說,其他的推薦都跟嬰兒有關,因為覺得這些應該是父母們會關心的事,而且也可以因此找到同好或互相幫助。
他知道這條路走不通,只能靠自己,但卻發現了更可怕的事。
用戶沒有辦法自己編輯這些議題領域,這是由演算法產出,用來推薦貼文與廣告的根據。
看到不以為然的推薦或廣告,連停都不要停
於是,他在文章中,跟讀者分享,可以怎麼盡量不要被演算法宰制的使用方法。
例如,可以在不喜歡的貼文或帳號出現時,在該貼文右上角的三個圓點處點下去,選擇沒有興趣,請這類的貼圖不要再出現。遇到有問題的廣告,也可以在右上角的三個圓點處點下去,選擇回報廣告的問題,例如,是詐騙或違法等。
雖然這些亂象,應該要從改善演算法來處理。但是演算法的目的,就是要極大化人們對貼文的興趣,所以現階段,用戶只能先自求多福。
基本上,在 IG 上的所有行為,都會被記錄,而且被詮釋成某些意義,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所以,看到不以為然的推薦與廣告時,不是不要點進去就好了,而是在滑手機時,連停都不要停,直接略過。因為後台會記錄滑手機的速度與變化,來判斷「興趣」。所以,如果停下來,就會被認為對該照片、貼文有興趣,之後 IG 會用各種類似的內容來轟炸用戶。
另外,不確定的照片,也不要任意點選拉大、想要看得更清楚。因為這是很強的興趣訊號。佛勒認為,他一直被推薦身心障礙與生病的嬰兒照片,就是因為剛開始時,他有點好奇與不解,想要放大看清楚,而被以為有興趣。
更常出現的訊號,則是對貼文按了愛心、留言回應、轉傳、或是追蹤某些類型的帳號。仔細看看其他的社群平台,多數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初衷單純、只是想要跟親友連結與分享的爸媽們,不妨試試佛勒的建議,為自己清理社群帳號與減少回應的雜訊,也為自己爭取一方靜謐純粹的分享天地。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黃瑽寧:做好5措施,網路曬娃更安全
.吳鳳:網路曬娃8個「不要」,避免兒童照片被不當利用!4歲後徵求孩子同意再上傳
.曬娃卻掉粉,歐陽靖:從前,我也超怕曬娃的人!當媽後,看孩子百次都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