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對他好」而不是「討好他」:談感情不談目的,維持健康的雙向關係

「對他好」而不是「討好他」:談感情不談目的,維持健康的雙向關係

關係中的安全感,可以是維繫一段感情的關鍵,也可以是對自身焦慮狀態的一種最佳檢視。有時缺乏安全感不見得是對方少給予,而是內心的患得患失導致不斷自問:「對方是不是沒那麼愛我、我好像配不上他、我哪裡值得被愛……」諸如此類否定自我的問題,進而導致在相處時,為了讓提升自我的被需要感,開始不斷討好對方、營造出對方「需要自己」的感受。

文章目錄

感情│雙向關係

  關係中的安全感,可以是維繫一段感情的關鍵,也可以是對自身焦慮狀態的一種最佳檢視。有時缺乏安全感不見得是對方少給予,而是內心的患得患失導致不斷自問:「對方是不是沒那麼愛我、我好像配不上他、我哪裡值得被愛……」諸如此類否定自我的問題,進而導致在相處時,為了讓提升自我的被需要感,開始不斷討好對方、營造出對方「需要自己」的感受。

一段健康的關係,需由兩個自我肯定的個體組成

感情│雙向關係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在著作《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 18 堂內在和解課》中曾提到:「當我們生命早期總是接收到被拒絕與忽略的經驗時,自然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如果你不曾感受被疼愛,就會一直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被愛的感覺。」而這種一直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被愛的感覺,是否已偏離愛的本質?若愛是自然而然流動,便也不需要持續在關係中「找愛」,或透過付出來創造被愛的價值。

  若雙方都自我肯定、保有自愛的能力,便不容易在關係中失去自我,使自己迷失在關係裡。

自然而然地對對方好,自然就不用討好

感情│雙向關係

  感情經營最怕刻意,刻意的付出若換不回期待的回報,便容易患得患失,討好本身的字面解釋便已說明是為了要「迎合人意,以博得他人歡心」,因此若種種討好行為沒辦法有效博得對方歡心,不僅自己會感到失落,也由於這些討好付出是帶有強烈目的性,容易讓被付出者有「被索取」的感受,反而無法創造愉悅的雙向關係。

  當目的是「討好對方」而非「對對方好」,長久下來會使自己和對方都筋疲力盡,而這並不是一段健康的關係。

  因此在關係中,若是因為害怕對方會離開而焦慮地討好、逢迎,不妨先正視自己內心的擔憂,並審視這樣的憂慮是否必要。好好正視對方的付出和愛、肯定自我的價值、以「我愛你所以我想對你好」而非「我想要你愛我所以我討好你」的想法去投入,才能創造一段雙向的健康關係。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婚後生活對彼此的感覺不如過往?心理師教你重回熱戀期,感情再升溫!
打破關係停滯的僵局,在一起久了,感情變淡怎麼辦?
與伴侶溝通時最害怕的 4 的災難:當彼此的安全感越穩固,便會減少攻擊對方的情感傳達、維持正面的情緒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
 文/「對他好」而不是「討好他」:談感情不談目的,維持健康的雙向關係
 更多文章請見 女子學,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女子學的文章